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Life Style and Wellness 生活習慣, 中国医学和传统健身养生文化

Hosted by Dr.Diane Hu. 胡大文醫生, 前北京協和醫院醫生

28 comments:

Unknown said...

“黄帝内经”里说:高级的医生教人(防病),低级的医生给人治病。

2500年前说的?高人啊!

咱们不妨先说说:走路。

WHO专家说了:最好的日常运动莫过于走路。现代人,出门就坐汽车,上楼就乘电梯,引来无穷无尽的“现代病”。归根结底是:路走少了,坡爬少了。

我上班和上街的原则是:可以走路的,就不乘车;可以爬楼梯,就不乘电梯。别看这日常的走和爬,积少成多,一笔财富,属于你自己身体的财富。

每天至少走30分钟,不是散布,是快走,走出汗,走得微喘。

不妨倒着走路:退着走,脚尖先着地,膝关节不要弯曲,往后退着走。一只脚跟站稳后,再提另一只脚。两手自然前后摆动,摆到45度更标准。
好处?第一,锻炼了你平时不太注意使用的背部肌肉,强壮脊柱。第二,锻炼了腰部肌肉,减少腰痛。第三,锻炼了身体的灵活性。第四,加强身体对平衡的适应,锻炼小脑。第五,退着走路时身体消耗的能量比向前走时多出78%(同样距离),氧耗量多43%。
每天走个1000多米,你的肥胖呢,腰腿疼呢,耳鸣呢,心慌呢,忧郁失眠呢,走一走,就舒服了。
没地方走?当然,有开阔的地方走,最好。没有也不要紧,你每天上班下班,看着那小路上没人,赶紧悄悄地背过身子退着走个几十米(得小心点,别袢在哪里摔个交)。再不行,咱回家看电视时,一边看“夫妻时差”,一边在那屏幕前面来来回回倒着走他个十几二十遍,看你还有没有“时差”!:DD

Unknown said...

本文摘自《养生的智慧》,作者樊正伦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他通过几十年对中国文化和中医观念的理解,深入浅出地叙述了中医在养生中的基本理念,总结了顺四时、节饮食、慎医药、调情志四个养生法则,深入浅出,对现代人的养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它不仅仅是研究病人和疾病,这跟西医是不太一样的。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圈就是自然的圈,《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比如说春夏秋冬,我们中医经常讲,当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时,称为“六淫”或“六邪”,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圈是社会,这个圈讲的是什么?它讲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跟人的生命及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导致疾病。

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

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女同志什么时候爱生气呢?是在她月经前后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女同志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所以,女同志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在门诊中,我常常跟女同志说,我说你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了再走,别气一半,你先生就跑出去了,回来还得接着吵。为什么呢?是因为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俩人吵架了,你怒气满胸,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时候他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没法发泄了,发泄不出去,淤久就会化热,回来以后接着吵。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哭是什么?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起来,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因为中医说,肺和肝对应的五行是金和木,它们俩有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肺气旺盛起来的时候,肝气就平下来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当你特别郁闷的时候,你就找个没人儿的地方大哭一场,哭完了你马上会觉得舒服。

我们再看很多肝病的病人,特别爱发脾气。为什么?因为肝主怒,肝经本来就有热,所以他动不动就发火。所以当你无缘无故地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特别烦恼,特别爱生气的时候,你得让中医帮你调一调,这个肝不是西医说的肝脏,也不是说你得了肝炎,而是你的这种状态出问题了。这时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疾病,它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当量变的时候,发现不了,你到西医那儿检查,西医说你没有病。比如说我们有的人生气以后,觉得特别不舒服,头也疼,脑袋也胀,你到医院去检查,西医说你没事,你指标全正常。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这时候你吃一点平肝降逆的药,让中药调整调整就好了。

心主喜,喜则气散,不可过度

心主喜,喜就是高兴,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的。我们也看到很多老年人,是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等孩子都回来了,特别高兴,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件高兴事,但是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件好事。

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

脾主思,“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脾主思就是说过度忧虑的人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比较差,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

比如说有很多司机,特别是开长途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那汽车司机座上一坐,那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你想想,他的血老往上走,而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体内的病就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什么胃溃疡、胃下垂之类的疾病。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的关系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肺主悲,过悲则伤肺

肺主悲,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看林黛玉肯定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地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与肺有关。我前些日子看过一位患有肺癌的老先生,我给他看病,他说:“大夫啊,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见了你就特别想哭。”我说:“这因为您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这个情绪直接相关联。”

肾主恐,恐则肾气散

肾主恐,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三国演义》里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喊,就把曹操身边那人给吓死了,我想,那人肯定肾气虚。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说要被枪毙的人,大小便都失禁了。为什么一害怕的时候大小便都失禁了呢?因为肾是思二便的,它是控制二便的。当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他的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肾的固摄功能一差,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医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戚相关的。其实我们在看历史小说的时候,这样的人是比比皆是。你看那王熙凤,她为什么得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对谁都那儿算计着呢,最后老天就把她算计了。林黛玉天天哭,天天哭,哭着哭着她那肺结核就来了。大家看过《三国演义》,你看那周瑜,周瑜那么年轻,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由于他的心态太不平衡了,老觉得诸葛亮比他聪明,老不服气。说诸葛亮把他气死了,不如说他自己把自己气死了。

Unknown said...

庄子:《修龄要旨》---十六段锦





(一)盘腿:

1。握固叩齿 3 6次

2。抱颈转头 2 4次

3。托天拍百会 2 4次

4。鸣天鼓 2 4次

5。双手襻膝 2 4次

6。左右拉弓 2 4次



(二)大坐:



1。抱头转身 2 4次

2。握固摇肩 2 4次

3。左右互拍 2 4次

4。双手排天 2 4次

5。勾足拍背 2 4次



(三)跪位:



1。抬头弓背 1 3次

2。扭身看足 2 4次



(四)站立:



1。左右反向走步 2 4次

2。九鬼拔马刀式 1 2次

3。剪刀步并倒走 几十米



(五)高坐:



1。伸腿内外旋转 2 4次



(六)静坐:



1。握固,漱口,鼓腮,下咽3 6次

2。丹田发热上蒸,通体发热

Unknown said...

冰岛渔夫


谐和

最近,全球的金融风暴,把北欧一个30万人,号称“全世界人均最富裕国家” 的小国---冰岛,刮到海湾里面,差点淹死了。爬出来一看:全国人均欠债20万美元,总统急得心肌梗塞住了医院。

一个以渔业为生的小国,过去十几年,大批渔夫上岸搞金融投机,买卖股票,借钱“投资” ,以钱买钱,以钱生钱,不事生产。处处卖豪宅,人人开奔驰。等到他们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准备摘取皇冠时,造物主开个残酷的玩笑,把他们一巴掌又打回了小渔村。

现在,这些衣着光鲜的冰岛金融投机家们,面临着重新回渔村打渔的生涯。

想起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一个穷苦的老渔夫在海上打到一条神气的小金鱼。金鱼说:如果你把我放了,我会满足你所有的要求。渔夫回家对老婆说了此事,贪婪的渔夫老婆于是一次又一次地逼迫老渔夫去海边呼唤小金鱼出来,一次又一次地向它提出要求。先是要一个新木盆,然后是一座新木房,要求达到后,渔夫老婆还不满足,她要求变成贵妇人,变成女皇,要求都达到以后,她还不满足,再次逼迫渔夫去要求小金鱼,把她变成海上的女霸王。这一次,小金鱼让渔夫老婆如愿了:当老渔夫回到家里时,看到他的老婆回到了岸边的小渔村,仍然是那件破衣服,那间破木屋,那只破木盆。

这好像就是冰岛渔夫渔妇的故事。

贪婪,让渔夫的老婆一无所有;贪婪,让冰岛的渔夫重回渔村,欠债20万;贪婪,让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破产;贪婪,让美国政府终于付出了沉重代价;贪婪,把世界经济拖向下滑的深渊。

记得金融风暴刚开始时,加拿大环球时报说过一句话,为破产的雷曼兄弟辩护,它说:贪婪是人类的天性( Greed is the human nature )。

明明知道是条错误的道路,明明知道走的是条死胡同,明明知道将要酿成大祸,可是人类的贪婪却催促着千千万万的“聪明人” 走上这条路,捞一把算一把。

其实,现在这个美国金融风暴的根源“次极房贷危机和信用危机”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它在历史上曾经一再重复上演过。远的不说,1985-1995年间,美国就因为房产泡沫,房屋贷款危机造成过经济衰退。那时候,银行坏账,房价下跌,大量中小产业和个人破产,盖因于1980年代初期人们的贪婪,房屋天价,买房“投资” 发财,房贷宽松,各级金融机构从中牟利。

不过,那一次金融房贷危机只影响了美国,最多还有个加拿大,还没有象现在这样,祸害全球。

九十年代中,美国加拿大金融危机一过,不长记性的华尔街金融投机家们,那些大大小小的哈佛,耶鲁的长青藤的“经济专家” 狗头军师,跑腿的MBA裥客们,由“人类天性” 的贪婪推动着,再来。美国政府在这一波贪婪风暴中,再次推波助澜。

这一次,他们把他们的贪婪乔装打扮了一哈,包装了一哈,以复杂而美丽的
“衍生产品” 向全世界兜售,祸害全世界。

甚至象冰岛那样的小渔村也经不住诱惑,渔夫渔妇纷纷上岸,买他们的“产品” ,卖他们的“理论” ,各个做着当女皇,当海上女霸王的美梦!

谁料,小金鱼的尾巴一摆,冰岛渔夫渔妇的贪婪美梦破产;华尔街的贪婪再次破产!

全世界经济遭殃。

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这样的故事还会不会重复上演?很难说。人类的贪婪,永远都摆在那里。“冰岛渔夫” 的故事还会无穷无尽地演下去。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http://www.dreamkidland.cn/dpth/egth/001.htm

Unknown said...

秋天酿酒记



谐和



秋天,是酿酒的季节。



家里葡萄藤上的葡萄熟了,紫红紫红,一嘟噜一嘟噜地挂着;篱笆墙上野生的葡萄也熟了,淡绿淡绿,悄没声悄没声地笑着。葡萄珠上面带点白白的霜,那正是作葡萄酒的酵母。



小时候看“水浒”,水泊梁山好汉们,饥肠辘辘,进得饭馆,招呼店小二,经常是那句话:“大碗熟牛肉给洒家切二斤,大碗烧酒你只管筛来!”,看得人口冒唾液,饥肠噜噜。噜噜之余,不禁惊异于二斤牛肉加大碗烧酒:谁的大胃能撑下那么多!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酒为什么会“筛来”,不是“倒来”?



几十年以后,自己做一回葡萄酒,“筛”了一回,才知道,这“筛酒”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梁山好汉们瞎闹。



加拿大南部的安大略省,我们居住的这块地方,土地肥沃,冬夏分明。夏日阳光充足,很少暴风雨,鲜有冰雹。各色各样的葡萄,家种的,野生的,枝藤茂密,沐浴在阳光里,渴望着生育,静静地,疯疯地滋长果实。



金秋来到,凉风习习,一夜之间,发现葡萄架上冒出那么多绿色的,紫色的,黑色的小葡萄,让人欢喜。信步葡萄架下,随手摘几颗成熟的果实,上面还挂着白霜,往嘴里一扔,甜甜的肉,酸酸的皮,连肉带仔吞下去,美美地,“ 吃了葡萄不吐皮儿”!奇怪的是,那爬在栅栏上没人管理的野葡萄也疯狂地结着绿色的小果果,一嘟噜两嘟噜,绝不亚于家里的葡萄架。野葡萄虽小,可甜味浓浓,一串串吃下来,手指黏黏的,沾着糖。



每年都有吃不完的葡萄,送邻居,呼朋友,最后剩下的,或被鸟儿叼去,或被被风雨吹打在地,很是可惜,却也无奈。



邻居老杰克,让我们想起一个好主意。他家里的葡萄架比我们的还要红火。去年冬天,他送了我们一瓶藏在他自家地窖里的葡萄酒,那酒瓶上没有标签。看着我们疑惑的眼神,他自豪地说:“我自己酿的!前年的。”



原来,他早年从葡萄牙移民到加拿大,在家乡种过葡萄。有一回和他聊起秋天的葡萄,他说,在他家乡每年收获葡萄后必需作的一件事是:酿葡萄酒。酿酒,在他家乡是一项商业活动,秋天,是酒乡最忙的季节。



漫山遍野的葡萄收下来,不洗也不晒,堆放在巨大的水泥槽里。然后,就是女人们的节日:全村的少女,洗干净白嫩的秀腿,跳进葡萄坑里,踩啊,笑啊,直把那葡萄汁液踩成一条小河,小河顺着坑边的小渠,渌渌地流向指定的容器。那就是以后放在特制的发酵瓶里,不断地发酵,冒泡,沉淀;再发酵,再冒泡,再沉淀。。。。。。的原汁。



我没有大规模的作坊,只想尝试一哈自制葡萄酒的乐趣。弄好了,冬天坐火炉前,看着加拿大窗外无边无际,无尽无头的天寒地冻,来个“大碗筛酒,二斤熟牛肉!”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张桌子,一口罐子,一个厨房用的小筛子。



把那葡萄采摘下来,,稍稍冲洗一哈,去掉肮脏,但一定不要把葡萄皮上的白霜洗去,那是一层天然的酵母,没有它,葡萄酒做不成。把葡萄铺开在一张干净无油的桌子上,晾干。然后,小心地戳破每个葡萄的葡萄皮。



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事情就是将破皮葡萄一个个地放进有密封盖的罐子里,让它静静地去发酵。隔三差五地,你去看看,它在冒泡泡,冒很多泡泡,别去打扰它,让它冒个够。



过个两周三周,好了,那泡泡没有了,你打开罐子,有股似酒象醋的味道出来,一层清液浮出。您就赶快拿个筛子去“大碗筛酒吧”!



没错,酒,就是这样“筛”出来地:)!

Unknown said...

About Qi-gong( Qi-energy, Ki-energy)


The Qi-energy can be
Sourced back to 3000 years ago in China mostly based by Taoist monks who was there
To sought some method to live in long life. Amazed, in ancient times,under that poor medical care environment some of them did had very healthy body condition and lived longer than others! Some of Taoists’ members became doctors. They did a lot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d in Qi-energy, now as we know Qi-gong in Chinese.

Qi-gong is a kind of body movement meditation. It combines the body movement, mind and breath. There are to kind of Qi-gong: Qi-gong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Qi-gong for personal health. Only few traditional medical doctors can use Qi-energy (Ki-energy) to treat patients. That needs special training and years practice. Most people in China use Qi-gong as a tool and every day‘s exercise to improve health.

I believe that if a person has been taught by a right specialist and practice many years in Qi-gong he/she can do something like the person did who mentioned in that article which Heather introduced but not every practitioner. He must be a Qi-gong master for medicine.

I have been learn and involved the Qi-gong practice for years and benefit from it a lot for my body system. I’d like to share my study with my teacher and classmates.

Just copy some paragraph first :

There existed for quite some tim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urrent western medicine and ancient eastern “alternativ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has dealt primarily with the study of the nervous system, the visceral organs, and “observable” behavior, treating illness with drugs, designed to alter the body’s chemistry. A western doctor looks for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manifested through physical symptoms. While eastern medicine focuses on these aspects as well, it studies these symptoms through an understanding of Qi-energy (also called Ki-energy) that flows through invisible meridians throughout the body as well as the universe. This energy is the vital elemental life force of Asian medicine. Practically every method of healing involves some rendition of this vital energy-except, of course, for mainstream western medicine. Why that modern medicine is has virtually ignored this force that has been studied for centuries? What is happening as these two faces of medicine are colliding? Is there truth to the idea that our bodies are not merely neurons firing, but that our very life relies on a mysterious undetectable force surging through our bodies? Are these two seemingly conflicting ideas one and the same?

Very Happy Very Happy
_________________




What is Qigong?

Qigong (pronounced "chee-gung") is an ancient Chinese exercise system combining meditation and slow, gentle movements to promote health and relaxation. The qigong student learns to visualize an invisible energy field known as qi ("life force") and move it through the body to balance and heal dysfunction.
Mentioned as early as 3,000 years ago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Huan Di Nei Jing ) work",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in pillars of Chinese medicine along with acupuncture, herbal treatment, massage and diet.
Over 80 million Chinese practice qigong daily, and in the West its popularity has steadily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decade. Qigong is the forebear of exercises like t'ai chi and dao-in (chinese yoga).
Qigong is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a host of chronic illnesses that are considered difficult to treat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cluding arthritis, asthma,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chronic pain. For a for which qigong practice is prescribed in China,
In Chinese medicine, all disease stems from an imbalance in the qi as it moves through twelve "meridians" or channels of the body. These energy channels cannot be seen with the human eye like the circulatory system, but they can be detected and manipulated using acupuncture points along the meridians.
A principle of qigong is that "the mind leads the qi, and the qi leads the blood". This means that one uses the mind to guide and enhance the flow of qi through the meridians.
_________________


History of Qigong

The practice of qigong is thought to date back around the daw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s early as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c . Legends of the Shang Dynasty period describe how members of the ancient Tao Tang tribes would imitate the movements of wild animals in order to dispel rheumatism caused by the cold, damp climate. The exercises, called "dao yin", evolved over the centuries into what is now known as qigong, and reflect the Chinese principle of looking to nature for healing.
From very early times, qigong was incorporated into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the Spring/Autumn Period (770-426 b.c.)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6-221 b.c.)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developed,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yin/yang imbalance as the root cause of illness, the role of the Five Elements (Earth, Water, Air, Fire and Metal), modes of diagnosis (tongue and pulse) and healing (acupuncture, herbs, qigong and diet). The "three treasures" of the human body, "Qi" or vital energy, "Jing" or life essence, and "Shen" or spirit were viewed as the key to vibrant health.
The Yellow Emperor and the Han Dynasty
The earliest written mention of qigong as a healing technique is found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or Huang Ti Nei Jing, written sometime during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 Here it describes the fundamental natural principles that lead to good health:
"In the past, people practiced the Tao, the Way of Life. They understood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as represent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ergies of the universe. Thus, they formulated practices sych as Dao-In (Qigong), an exercise combining stretching, massaging, and breathing to promote energy flow, and meditation to help maintain and harmonize themselves with the universe.
They ate a balanced diet at regular times, arose and retired at regular hours, avoided overstressing their bodies and minds, and refrained from overindulgence of all kinds. They maintained well-being of body and mind; thu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y lived over one hundred years."
Another early Han period record of qigong practice is the Dao Yin Illustrations (Dao Yin Tu), written by the healer Hua Tuo, considered the patriarch of Chinese medicine. It includes a chart representing 44 human figures which perform movements emulating wild animals, including the wolf, monkey, bear, crane, hawk and vulture. Hua Tuo is credited with developing the "Five Animal Frolics" style, which is still popular today.
The superior physician teaches; the inferior physician treats."
--ancient Chinese proverb
Up until the 20th century, qigong was a closely-guarded state secret in China, passed down from monk to monk in special "lineages". On demand, the monks would share their esoteric qigong knowledge with their emperors, who were more often than not seeking the key to eternal life.
As it developed over the centuries, qigong incorporated a variety of religious influences - Buddhist monks used qigong to enhance their spiritual practice, strengthen their bodies and help them attain enlightenment (nirvana). Taoists used it to help them become strong and flexible like nature, with the goal of attaining immortality. During the Liang Dynasty, a Buddhist monk named Da Mo would develop two series of exercises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monks living at the Shaolin Temple. These exercises, Muscle/Tendon ( Yi Jin Jing ) and Bone Marrow Washing( Xi Shui ), are still used today. Due to this influence, Qigong became incorporated into martial arts training.
_________________

Unknown said...

七个字让心态年轻 ZT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医学家曾在20世纪80年代,对65-75岁的老人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心力强盛的人比心力憔悴的人平均多活4.8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对生理素质产生良好的反馈和调节作用。大脑皮层的兴奋会促使人体免疫功能“年轻化”,增强它的活力,从而使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全方位的巩固和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心态长久地处于年轻的状态呢?健康专家建议您,可以尝试“七字箴言”——“保”、“活”、“转”、“参”、“睡”、“调”、“听”。

“保”即保护大脑的活力。中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

绘画、下棋,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活”是指活动手指。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如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保持最佳状态。

“参”即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脱离孤僻的生活环境。

“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学会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调”即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营养搭配,少吃些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

“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欢乐感觉。

良好的心态才是健康的人生。(来源:参考消息)

Unknown said...

About Black Fungus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

Black fungus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also known as cloud ears, light fungus. It is a kind of edible fungus by a fungus. China is a major edible fungus producer, producing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many provence of China as well as some Some Asian countries. Black Fungus has a high nutritional and medical values. It contains eight kinds of amino acids and vitamins, also rich in glial. It’s glue-like substance is very good for human digestive system, a good cleanser for intetine and colum, as well as reducing blood clots, easing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reducing the thrombosis in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Black edible fungus is rich in polysaccharide, therefore it has certain anti-tumor effect.

In China people believe that some food and medicine can be used as the same for thausend years. A femose TCM doctor Sun Simiao (581 AD) said that “ If you a good doctor ,once you make a right diagnosis , use food relieve first . If food does not work then prescript.”. Western medicine's Hippocratic (Hippocrates460-377B.C) also caution the world: 'your food, is your best medicine'. This shows that East and West wise prophet, see amenable to the idea. In Chinese medicine the black fungus is a good sample for food as well as an effective medicine  

Black fungus (Auricularia polytricha) is a very common one of the edible fungi, but few people know that it’s protein content is higher than rice, flour and vegetables. It’s content of vitamin B2 is 10 times higher than the vitamin B2 content of rice and flour, 3-5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ntent of vitamin B2 in pork, beef and lamb meet. Per 100 grams of fresh black fungus contains about 200 milligrams of vitamin C. It’s content of calcium 30 to 70 times than meet. Futhermore, it’s content of iron is higher than meat as much as 100 times.

Research shown on Western medicine that black fungus can reduce blood viscosity, prevent or dissolve the clot, easing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ts acidic polysaccharide has 42.6% of inhibitory effect on mice sarcoma (S-180) . Therefore, in clinical and prevention medicine, it has great value.

Black fungus containe a lot of glial component. It is effective of reduce the cholesterol and fat acid . It’s big contribution is to use as a cleansing to promote the defecation.

We can use the black fungus as a ordinary food on our dining table. Let it brings the benefit to our health.

Unknown said...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曲黎敏老师的《养生十二说》

  中国的文化和中医都是非常注重时间,时间在中医里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十二时辰养生法即一天养生法:子时--胆经当令;丑时--肝经当令;寅时- -肺经当令;卯时--大肠经当令;辰时--胃经当令;巳时--脾经当令;午时--心经当令;未时--小肠经当令;申时--膀胱经当令;酉时--肾经当令;戌时--心包经当令;亥时--三焦经当令;当令,通俗讲就是值班。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主张中国文化之"道" 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对自我的生命本能和心灵有着充分认知和反省的时候,才可能拥有对中华之道的觉悟和健康自在的人生。以下转贴为她讲的十二时辰与养生的部分内容,她把中国古代合理的养生方法用直白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告诉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掉导致我们身体衰弱的坏习惯,建立起良好的、符合我们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性。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每一位受众既能领略中华远古盛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
  胆值班,不是我们说的胆囊。胆经在身体的两侧,从手臂开始。胆决定生发之机,比如两鬓斑白,实际上就是生机慢慢弱了,这就是胆经的问题。比如偏头痛,左边和右边不一样,左边和肝血有关,右边是和肺经有关,同时都涉及到胆经的问题;你后脑白发和前面白发,前面长白头发是胃经,是胃气败的一个现象,是胃气出现了衰退,前额痛也是属于胃病的痛。治不一样的头痛症,实际上一个真正的好中医是辨症论治的,不仅要问你哪痛?还要问什么时间痛?这就把问题弄全面了。如果你光说我前面头痛,这是胃经痛,而且我还要问你是几点痛?什么时间段会痛?我就知道这个时候谁在当班。就像管理一样,这时候我们就管值班的人就够了,这都是很重要的。

  1、养生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晚上熬夜的话,第二天8、9点钟吃完饭以后,就有点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想吃东西了,总得在屋子里找点食,而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而不是你自己精神了。晚11点,生机已起,不要吃东西,伤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最好在11点前睡觉,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睡觉养阳气。

  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凡十一藏取决于胆”。11个脏气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人体使用手册》里面提出一个锻炼的方法,叫做拍胆经,怎么拍?一定要规定好时间,胆经就是人体的侧面,从屁股开始一直拍下来就可以了。我强化了一下,每天拍三百下。据说拍胆经对减肥超好,而且对身体也特别好,在拍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你的胆经不通的话,外侧会出现淤青,只要接着拍,那么瘀青就没有了。

  2、为什么十二生肖“鼠”为首

  十二生肖里第一个为什么就是“鼠”,干吗不用大象?鼠就是子时,这时候胆气生发,它的力量很小,就像小老鼠一样。而且老鼠也是夜行动物,虽然小,但非常的活跃,这就是那一点点少阳,它不可以大,但是它一定保持着一种非常朝气蓬勃的东西在里面。这在太极图里面就相当于白玉的最尖的那一点,叫少阳之火,那点 “火”是你所有的阳气的一个根本的东西,而且越小越需要养。就像我们养孩子一样,小就应该养,大了就不应该管他,这就是十二生肖为什么以鼠为首。


  3、失眠的原因与治法

  现在很多人患失眠,首先大家要知道失眠的原理在哪,对于现代人来说,我发现更多的就是要么睡不着了,睡着了也总是做梦,这种人在中青年当中特别多,因为睡眠质量不高,所以对人体的损害其实挺大的,这种失眠的方法其实很好治,这个“火”也是人体的火,等于是心火往上散了,我把火收敛下来,把它收敛到肾那儿去,只要把火拽下来就好了。另外一点睡眠不好就是和胃有关,你夜里吃得很多的话,你所有的能量都在消耗你胃里的食物,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阳气和气血非常充盈的情况下,人才睡得最沉。所以不要小瞧睡眠。有的时候失眠的病人回馈过来一句话,我现在睡得像婴儿一样,这说明他已经达到了很高很深的一种睡眠质量,那才是真正的好的睡眠,这是非常重要的,而胃不和则卧不安,那么晚上一定要少吃一点。还有一点就是阳气不足以生发,有些老人早早的睡,可是早早的醒,这就是头脑中气血不够,也会造成失眠,这一般以老人居多,无论如何,夜里11点到1点一定要养我们的睡眠。有的人说夜里11点到1点工作质量是最高的,实际上你用了人体最宝贵的东西,用生命来换工作了。

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

  一些企业的老总,经常晚上应酬要喝酒,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的话你的肝就是养不起来的。我去义乌的时候,那里的人就是大三阳、小三阳非常多,他们赚了钱以后一夜一夜的打牌,这样的话是养不起肝的。今年尤其要注意养肝,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出现肝炎特别的多。今年的天地之气就是走肝经,我们讲了左边为肝,右边为肺,肝在东边属于青龙,西边为白虎,这在中医里就是最难治的病,实际上就是降龙治虎。任何东西不是只升不降,如果这个人事业做得很高亢的时候,恰恰应该低下头,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所以中国文化特别讲究放下,其实最难放下的就是自我。西方人就不讲究,他们膜拜的时候就是合十,我们在所有的宗教里都会发现“合十”,实际上就是手心的一个概念,所以合十就是把心要收回来。而在佛教里面还有一个下跪磕头运作,就是要告诉你,通过形体的动作来完成你的思想。当形体放下的时候,心才可以放下,所以不要觉得礼俗非常多,它告诉你通过动作行为来表示内心的一些具体的感受,这是很核心的东西。肝主藏血,就是指低着头的一瞬间,所以要想养好肝血的话,就是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

  这个时候很关键,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的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年真正的开始也是从寅时开始的。人体的气机都是讲顺其自然,也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就是人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也就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的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小偷偷东西常常是在夜里3、4点钟。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那么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恰恰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已经不够了。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小便的话,代表老人比较虚;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同时是大汗淋漓的话,就要注意了。

  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

  其原因就是气血不够,所以这个时候心脏病人容易出现死亡。给大家个提醒,一般老人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病人一定要晚点起床,同时要慢慢地起床,而且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就顺其生发好了。比如《黄帝内经》里讲春天的时候你要散步,但是要慢慢的散步,要让生发之机慢慢起来,不要一下子就起来。第一要缓缓的生发,第二要精神放松,实际上精神放松就是最好的。所以为什么跑步容易精神放松?因为跑步的时候不会想问题,同样游泳的话也是容易放松的。

卯时(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  1、天门与地门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如果晚上十点半睡的话,五点醒也是不早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的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叫肛门要开。

  2、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说一下表里是什么概念,有一点像夫妻,若是家里的老婆好,后院安定的话,男人在外面工作就会很好,所谓表里就是一阴一阳组合的。肺就是阴主内,大肠就是阳主外,举例子说一下,比如拉大便的时候,你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是什么?这个时候我握拳头行不行?这个时候怎么办?肺是主气的,通常这个时候要憋一口气,然后大便才下来。所以在中医里,大家多多少少都看过,中医有事没事都会问二便(大小便)。这个千万别大意,其实在中医里问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小孩的大便是又粗又大又长。有时候不可思议,小婴儿排便的时候,大便特别粗,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当拉特别细的大便的时候,说明心肺特别的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

  3、便秘和拉稀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病很多,实际上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津”的功能,所谓“津”是往外渗透的力量,天津是一个港口,就是出去的功能,所以有时候看地名也可以学到一些关于中医的东西。津的力量过强时,就会便秘;如果津的力量特别弱时,就会拉稀。而津的力量的强与弱又和别的脏器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吃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消耗了人体很大的元气。治病是治津的功能,如果老拉稀的话,就是津的功能弱了。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

  胃经是人体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也是胃经的问题,现在很多人治膝盖疼就是治胃疼,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疼。现在很多的女孩子长青春痘,想治疗的话实际上就是从胃经治。通常长青春痘的小孩子就是经常吃冷饮,损伤的是胃气。

  1、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饭

  从子时开始到7点至9点之间,实际上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也是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如果没有吃早饭的话,到了九点的时候就会出现空运化,出现头晕,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是非常大的。以后要记住晚饭要吃少,而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吃饭、去睡觉就不会生病。很多人把晚饭当成正餐,中午饭和早饭都忽略掉是不正确的,一定要吃早饭。

  2、“胃经”的涵义

  胃经走乳房的正面。乳汁的营养是什么?气血的来源是什么?全是靠吃饭生成的。现在网上有一批人在极力反对喝牛奶,这里面是有一些问题的,为什么要反对喝牛奶?应该说将来最贵的还是人乳,人乳是只有在怀孕的时候才会分泌的一种汁液。其实牛奶不一定合适中国人的体质,特别是当奶牛使用了抗生素后,对人体有影响。饮食中小米粥就很好,小米是什么,是种子,它很小很小,但是播撒在地上就长了一大片,它是生发的东西,所以说刚刚生了孩子的母亲,没有说给她疯狂的喝牛奶,一般都是小米粥和鸡汤,这是几千年的文化,有它一定的道理。胃经的病在《黄帝内经》有一段描述,胃经发展一定的阶段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即是爬到山上唱歌,还有一个就是弃衣而跑——“裸奔”,这种人通常都送到精神病医院去,这些病人其实都是胃经的毛病,可以从胃经里治。辰时对应的生肖是龙,是集中各个动物的优势而成的,这就是告诉你吃饭可以让你变成像龙一样的,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能量。

巳时(9—11点)——脾经当令

  1、脾主运化
W《=“o养W生A主A”W版=权o所A有=》o
  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现在开始运化。比如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一样,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腐化掉。那么脾是什么呢?脾的右边是一个卑鄙的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这些东西都会补充到人的身体里,那么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讲,在中医里就定义于脾病。比如说糖尿病,所谓的胰岛素和脾都是相关的。还有重症肌无力的问题,不要轻易的小瞧它,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的症状,都有点肌无力。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就是大大的三角眼,老了就是一个小小的三角眼,这就是脾虚弱的现象。

  2、脾主身之肌肉

  很多思虑过度的人也特别的消瘦,所以古代人讲心宽体胖,人心特别宽的话,就特别的放松,浑身长得都是大疙瘩肉,所以不要思虑过度。现在小孩子老被逼着学习,不让他活动,就变成虚胖,有的小孩身体越来越差,这和脾有关。人体自身的脾需要运动,而我们的肌肉也需要运动,运动以后才能化成肌肉。巳时是蛇的属相,蛇在古代就是大蚯蚓,它有钻土的能力,它能够把土地疏松,所以脾就是具有这种功能的。

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一阴生。一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这个时候就是一阴生。中国人并不是全方位考虑阳的问题,而是考虑到这时候阴 气开始升起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是阴阳的转换点,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1、子午功

  古时的人非常强调练子午功,实际上练功的人有一点点狡猾,就是盗天机,就是用天地运化时机来满足我们人体的这种运化。练功主要练什么呢?实际上练功就练一个东西,我们上面是心,心为火,下面是肾,肾为水,心火容易往上飘,肾水容易往下行,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卦相,真正的好的卦相是什么呢?一定要让肾水经过阳气的运行以后往上走,让心那点火到肾那儿去,所以讲究心肾相交,就是心的火和肾的水要相交,这样你才能有好的睡眠。很多人睡眠不好,是因为心火在上面飘,心肾不相交。所以古代人练功主要练的是心肾相交的能量。什么使我们达到心肾相交呢?有两个方法,一个方法就是睡觉,你睡觉的那一瞬间就是心肾相交;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一棒子把你打晕,晕倒的那一瞬间心肾相交;或者是中医里讲的晕针,晕针的人往往比不晕针的人效果好,原因也在这里。

  2、为什么要午睡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天地在变化,我就不变,我就歇着,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趴那儿趴一会儿,歇一会儿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午时属相是马,我想问一下,马和驴有什么不同呢?中药有一味药叫驴皮阿胶,现在有很多的医药厂用马皮冒充驴皮,这可是完全不同的。那么驴性和马性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马有什么特性?马的性子非常烈,马属火,它用这个来代表心特别的恰当,因为心就像马一样,永远不会停止跳动,除非死了。马就是这样,只要给它一鞭子,它就会一直往前跑,一匹真正的好烈马,你不叫它停的话,它会跑死为止。所以一定要善待马,因为性子非常烈,宁可跑死也不会停下来。而驴不一样,驴倔,驴是土地之性,你越抽它,它就越不动、越犟,所以中国文化里面有叫顺毛驴。你应该哄着它,或者骗着它,你越给它来硬的,它越不吃你那一套,你再怎么拿鞭子抽它,它就撂蹶子了。

  马的性子是烈的,就不能把它当驴养,就不能让它去拉磨,如果要它拉磨,只要上了战场,它就只会转圈。所以我们用人也一样,如果这个人是马,就要像对马一样,爱惜它一点;如果是驴,就哄着它点,骗着它点,驴可以干点糙活,但是马一定要养。所以古代人非常讲究养兵,平常你看他没什么,就吃粮草,但是到关键的时候他才顶得住,这在古代人才学上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现在是恨不得把这个人用死算了,这是不对的,每个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

 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

  1、午饭要吃好

  午饭要吃好,就是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午饭的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比如说有些女人长了蝴蝶斑,这就 是典型的小肠的病,就是吸收不好,垃圾没有代谢出去,慢慢地堆积,这靠美容是没有用的,这是里面的病,有点像西医的内分泌的问题。

  2、心和小肠相表里

  心和小肠相表里。心脏的病在中医里讲心为君主之官,是没有什么过错的,总有人要代君受过。你要是一个臣子就要明白,有事的时候就要担当,要代君受过。我在临床上看到这样的病人,一到下午二点多脸就红,心就跳。我说你去检查一下心脏,你的心脏有毛病。然后他做了全面的检查,他说我心脏没有病,我就知道当时没有说清楚,其实这是从中医的角度讲,西医和中医有区别的。在座的有西医院的院长,西医相信仪器超过相信自己,西医很大程度上是靠指标说话的。其实中医对你个人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他有可能在给你把脉的时候,从脉象上看出癌症的现象,可是西医就还看不出来。如果下午二三点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代表你心脏的问题开始显现了,因为脸红就是一个心火外散的现象。刚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基本上是黄里偏红的那种,因为小孩的光是被细毛含在里面的,所以小孩不会出现红光满面。老人是因为脸上那一层细毛退掉了,没有东西含着他,所以才出现了光。所以说出现红光满面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出现了红色桃花状,就好像是化妆了一样,这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在眉毛的正中间,如出现红如灯花状散的相是非常不好的。因此13点到15点的时候,若出现了一些病症要往心脏那里想,这都是很重要的。


  申时(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

  1、朝而受业,夕而习复

  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是太阳。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就是阳气上不来了,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所以膀胱经千万别理解为储尿器的问题。申时在12生肖里是猴子,猴子是上窜下跳的,可以上窜下跳的经脉。所以古代讲“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个时间段是学习的好阶段,如果是正常的人,这个时间段判断力非常好。有的人也许会说“我这个时候就是难受”。这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2、膀胱与肾相表里

  中医认为拉尿是膀胱的作用。膀胱是主管水道与防御外邪,又与肾相表里。也就是说膀胱是接受肾管的。用一个浅显的例子,如果不能撒出尿的话,就是肾的问题。小孩和老人撒尿都有一个现象,就是会抖一下。但是老人的抖和小孩的抖是不一样的,小孩是肾气不足以用,还没有出来,气都往下走了,所以就会抖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这是很不一样的。膀胱与肾相表里,就是膀胱的问题要从肾去治,尿尿的问题要从肾去治,从肾的阳、肾的阴或者是那一个角度去治。拉尿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说话会泻肾气的。同时,不能用力拉尿,这样也不好,容易耗损肾气。正确的拉尿方法是,咬紧牙根,禁闭说话,自然拉出,这样不仅顺利拉出尿液,还起到固护肾脏,防治肾亏,健身延年的作用。

  很多人会有口干舌燥的时候。膀胱就像太阳一样,能够把精液气化,因为膀胱与肾相表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膀胱的气化功能不足,所以肾经里面的水液调不上来,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我们嘴里的唾液是非常宝贵的,它实际上是肾经外泄的表现,像鼻涕是和肺气相关,而唾液是和肾脏相关的。在道教的养生里面有一个传统的说法,就是早晨起来,我们要先按摩脸部,后叩齿,然后就会分泌唾液,然后吞唾液36次,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去做的话,就能够使自己变得年轻。古代养生法里有一点很重要,如果要让肾气不外泄的话,在撒尿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尤其以男人为主,男人撒尿的时候一定要咬牙,不是咬前牙,而是咬后槽牙,这就是传统。其实中国传统睡觉、吃饭包括大小便都不可以说话,因为牙本身就是肾的外相。我们前面讲到过东西南北,北边固藏,人体里面最固藏的就是牙齿,它的固慑力是最强的,牙病实际上关系到我们的肾气足不足的问题,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因此小便的问题实际上关涉到肾的问题,大家要树立起这个观念。

  酉时(下午17-19点)——肾经当令

  我们中国人特别地好补肾,一般的话,一个好医生会提醒你在这个时候服中药较好,因为肾正好值班,在12经脉里这个时候是主要的,补品不是随便吃的。酉时在12生肖里是鸡,鸡性属阳性,是火性,就像我们的禽流感实际上这都是火性的病。所以上面我们说的鸡不能烤,你再烤就是强化了它的性质,鸡最好炖着好。所以说老母鸡汤是最补人的。而鸭子是属寒性的,所以一般鸭子要烤,所以北京人都是吃烤鸭,原因也是在这里。


  1、肾主藏精

  “精”是什么?“精”就相当于现代人喜欢的钱。为什么说它是钱?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买到这个东西。比如你缺气的时候,你调出来就可以补气。而这个“精”藏在哪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它是一个元气,就是我们天生带来的,我们所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比如说元气的五个儿子 ——五脏,那么元气既然是父母,那么在这五脏里面,它应该在谁家呆着?一般的话它都在老大家呆着,而肾是老大。为什么说肾是老大?中国在古代的时候,不讲始终不讲终始。就像五行,那么在五行里叫做水生木,没有收藏拿什么去生发?就是这个观念,所以你一定要先藏,像我们冬天并不能过分的运动,甚至不主张按摩。所以冬天主要是藏匿,你冬天藏匿好了春天就不太得病。

  中国人特别注重补肾,人活一口气实际上就是活你这一口元气,如果一个人的元气调动不起来就没有精神。实际上我们不需要用药来调动,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缺的。想一想是什么?大家都做饭做菜,对,只有一个东西,就是盐,因为元气是咸的东西可以调动的。

  为什么江西人吃辣?因为一到梅雨季节就要用辣来驱赶潮湿,而北京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北京人现在比江西人还爱吃辣的,尤其是干锅店,原来我没有注意。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北京人整体的身体素质在变差,因为你愿意吃浓的辣的,这种人基本上是属于郁闷的人。比如有些人喜欢吃臭豆腐,因为这些东西都可以通窍。比如说檀香类,它都是通窍的东西,如果有人昏厥了可能会用檀香、掐人中等这些东西来通窍。再说四川的种猪,它老是处于配种的状态,它是不能食用的,因为它已经把自己的精华全部用尽了,全部用来配种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不吃盐。这叫肾主藏精。我们讲男人和女人长寿的问题会涉及到这个问题。

  2、肾藏志

  肾表现是一种志向的东西。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经。


  3、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

  在晚上17点至19点的时候发低烧,这是身体不好的一个表现。小孩子好象动不动就发高烧,这实际上是它的正气把邪气赶出去。发低烧在西医来说也是免疫力整体下降的一个标志,酉时发低烧是明显地肾气伤了。这种事情容易发生在两类人身上,一类是青春期的小孩子,在座的很多也是为人父母,所以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小孩,尤其是男孩子,当他的青春期过后,出现手淫的问题时,就会出现这种毛病,过度手淫就会脸色发白,身体老是处在不舒服的状态。
  还有一类人就是新婚夫妇,如果纵欲过度的话会出现无名低热。我接触过这样的病人,一个有夫之妇一直在做别人的情人,她已经发低烧3个月了。她必须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否则的话这个病是很难治,西医已经拿她没办法了,反正就是免疫力低下,因为西医不可能去过问她的个人生活,而我们中医就有可能会涉及到她个人生活的问题。老外有一个比方,西方人生病了首先去找大夫,如果大夫治不好就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治不好,就找牧师,再治不好就去找上帝。而中医要身兼大夫、心理医生、牧师,否则的话你根本不了解病最根本的东西。大家一定要注意酉时发低烧是很危险的。

  戌时(晚上19—21点)——心包经当令

  什么是心包呢?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人应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潜睡眠状态。


  1、阴气正盛,阳气将尽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的厉害,那就是你的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经脉的时候就可以治疗这类病。比如一个是肺癌患者,被治成大肠癌了,你想是好事还是坏事?肺是脏器,从阴治到阳是好事还是坏事?肺癌转大肠癌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好事,阳是可以走掉的,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之后才可以慢慢的知道如何治病。比如把肺癌治成肝癌就坏了,这就是走了相克的路。中医治病要从脏走腑。


  2、膻中者,喜乐出焉

  心包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叫檀中穴。当我们刚刚开始生气的时候,是表现在肝经上的气,俗语上说就是两肋胀疼。但是真正生大气的就是拍胸口,实际上那一口大气就是憋在檀中。我们的中层干部要经常的按摩一下檀中穴,气就顺了。得胃病的中层干部居多,胃生气是第一表现,为什么生气了影响到胃?生气本来是肝生气,脾胃为土,肝为木,这个在五行里就是木克土。生气的表现就是吃不下饭,肝气太盛就吃不下饭。

  还有些人胃病表现为吃很多,都不知道饱,这在中医里叫胃呆,胃傻了,不知道饱。还有就是经常的生气,脾气特别暴躁的有严重胃病的人,一般表现为嘴歪。


  拨心包经是有好处的,拨心包经的方法,就是用大指掐在腋窝的底下,里面有一根心经,这个大经一拨的时候,这两个小手指发麻就算对了。你只要坚持每天拨那个地方,对心脏是最好的,实际上就是等于给心经的一个回路,因为它两边都得拨,有人说心脏不是在左边吗?不对的,心经都是对称长的。有两个简单方法可解郁闷。一是每天早上出去叫喊。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吃臭豆腐,把那个心窍给打开。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拨心包经。

  我告诉大家保健一招二式:一招是早睡觉,二式即拍打胆经和拨心包经。

  亥时(晚上21-23点)——三焦经当令

  1、“三焦”解

  解释一下“三焦”,“三焦”的“焦”代表小鸟,下面的四点水代表什么呢?想一想,代表水还是代表火?一定要记住,凡是四点水中国文化里面都是代表火。那么我现在再问这个火,应该是大火还是小火?因为上面是小鸟,所以应该是小火。这是属于少阳火,这个是火的相。什么是“三焦”?关于“三焦”有很多的解释,现在基本上定论是这样的,“三焦”就是人体的上面的大腔子是上焦,中间脾胃是中焦,下焦是肝肾。我个人的理解,“三焦”是什么?是连着心肝脾胃肾的那几个部分就是叫做三焦。而这个“三焦”,它的性质是温的,而且小火,就是说我们的人体要保持一个不温不火的一个度,那就是“三焦”


  2、“亥”字解

  我们最后的一个时辰,就是亥时,这个古文中的“亥”是代表什么?  你们看像什么?上面一长一短代表一阴一阳。古文中的“亥”字千万别小瞧,它代表新生命的重新孕育。


  亥时告诉我们:你想要让生命有一个起点,要像孕育生命一样对待你的身体,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睡觉,还有就是西方人对人体的生物钟的调查,认为这时是做爱的最佳时机。但就是“三焦”要保持通畅,我们的五脏六腑不通的话,身体就不好。

  亥时是猪,猪的形象是什么样?懒吧,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也就是到了亥时你就是懒要享受,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你才有可能孕育新的生命,才可以让子时的阳气生发,它和少阳是相关的。这两个时辰都是阳的最初的那一点生发,所以我们一般来讲,大家最好的休息的方法,最起码老人和小孩都可以做到,晚上10:30 一定要睡觉,而且要睡得要像猪一样的香。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一天24小时12时辰。从亥时开始,生命进入了新的轮回。

Unknown said...

除疾建脑功(jjmeng.net)

此功具有得气快、疗效高,虽重于用意,但又不出偏等特点。不仅可以使思路开阔。而且对其它疾病及防治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溢血、偏头风脱发等症,均有显著的功效。
一、静立提气: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双膝微屈、沉肩、坠肘、含胸、拔脊、虚腑、松腰、坐胯、妆腹、收臀、脚趾微微抓地。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手指虚开。悬顶,下颌微收,嘴唇自然闭合,舌尖轻舐上腭。两眼微闭。收敛心神,静站1-3分钟。
二、意守调息:两手慢慢从体侧向前、向内画弧搂抱,劳宫穴重叠,轻抚内丹田。
要领:意守丹田,让脑内想中丹田。调息:用自然呼吸,随着一吸一呼,注意丹田部位的起伏,共5-10息。之后,两手缓缓下垂于体侧。在自然呼吸基础上,逐步做到深、缓、细、匀,不出声。
三、整体贯气:两手向前侧上方缓缓抬起,肘稍屈,两臂成弧形,掌心向内上方。当两手抬至与肩同高时,边上举边向前额上方(与额同高)收拢成指端相距约五公分。掌心向下,然后经面、胸、腹自然缓缓下垂于体侧。共做五遍。
要领:当两手下降时,开始意想:“我站在苍古的树木之下,临于百花之中,天上降下蒙蒙细雨从头到脚沐浴,全身上下,飘飘逸飞,全身清凉。”意想的想象和两手下降动作协调致。
四、手掌试气:两手向前、向上缓缓抬起(只抬小臂大臂略向前移)掌心相对。当两手抬与胸同高时,两肘角约30度,两手相距稍比体宽。然后,用柔力做开、合三次。
要领:合时意想手心有一股气流向两掌冲击,意想把它合拢,合时两腕相坐翘指,合到相距十公分为止;开时,意想把橡皮筋拉开,开时松腕、舒指。拉至比身体稍宽为止。
五、贯清排浊:两手渐外旋为掌心向上,捧气弧形上托,并渐向两额推近,到两掌离眼十公分左右为止。接着,松腕,两手变爪型,做“抓”的手势,再缓缓向前拉至高额一尺话,迅速向体侧的后方下甩,同时,并用“嘘”字诀把气呼出,如上三次。
要领:捧、托、推意想把两手的一团清彻明亮之气贯入印堂,同时,注意体会脑内感觉;抓、拉、甩意想把脑内混浊之气,从印堂穴拉出来,甩掉。
六、 点拈竹穴:紧接上势,两手迅速向前、向上抬举于头两侧上方,随着两手上举,全身各部位尽量伸展,指尖向内弯曲,掌心向内,瞬息,全身微微抖动,两手沿头缓 缓向额下降,到两手双小指分别按着拈竹穴位为止,全身亦之逐渐恢复到双膝微屈放松状态。如按压的力量有感觉就行,勿太重用力抓或压。在按压时呼气,松下吸 气。
要领:两手上举时,意在采气;意想把采来的天阳之气贯入前顶穴,按压时用意不用力,注意体会拈竹穴感觉。
七、抓推穴:按上势,两手向上推抓,双手十指均抓到全头壳,其中主要双小指头要沿着神庭穴、前顶穴直线推动到脑户穴时,即松开双手指,只用双手的食指按摩脑户穴(脑户穴是重点)。
要领:在抓推时用意力不用实力,注意体会脑的感觉。
八、摩额骨:两手都松开,只用双手拇指按摩耳扣穴,用意念之法把气体推到额骨穴,同时两拇指也转到额内穴上,意念再随两拇指转到天门穴位按摩大半圈。两眼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
九、整体贯缺同前三。
十、气息归元:除意念为“把气收归丹田”外,其余均同前二节“意守调息”做三息即可。
十一、收功:缓缓收回一只脚,成双脚自然站立,搓掌、浴面。
注意事项:
(1)建立信念,相信它一定能沿好自己的病,并树立取得成效的信心,克服影响练功的各种不利因素,在掌握好功法要领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练下去。
(2)选择幽静的环境,噪音较小的地方。
(3)练功前要宽衣松带,解开领扣,腰带要适当放松。去手表,不穿高跟鞋。
(4)态度一定严肃,认真、不要嘻闹。练功中有人问话,收功后再做答话。
(5)不要冲着风口、雷雨天、心情不好不要练功。
(6)过饥、过饱、吃饭前后半小时不能练功。
(7)练功时间的掌握,不求一律,因人而异,由小而多,循序渐进。至少每天早晚各练一遍。
(8)按摩头皮时,右手或左手的五指叉开,先前后按摩,再左右按摩,最好转圈按摩.

Unknown said...

太极气功是一种较常用的气功功法,以太极功法进行减肥,也是运动减肥的一种手段,对于单纯性肥胖有一定的效果。现将太极气功减肥功法简要介绍如下:

第1式:起势调息

①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含胸拔背,两手自然下垂。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稍高于肩,手心向下,同时吸气。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两手轻轻下按,直到与肚脐平,掌心向下,同时呼气。

第2式:开阔胸怀

①将下按两手平行上提至胸前,膝关节逐渐伸直,翻掌,掌心相对,平行向两侧拉,至尽处,做扩胸动作,同时吸气。

②将两侧的手平行向中间靠拢,到胸前,将两掌心改为向下,在下按过程屈膝,同时呼气。

第3式:挥舞彩虹

①将下按两手平行上提至胸前,这时膝关节逐渐伸直,两手继续上升至头顶,两臂向上伸直,两掌心朝前,同时吸气。

②重心向右脚移动,右腿微屈,左脚伸直,以脚尖着地,左手从顶向左侧,伸直平举,掌心向上,右手肘关节在右体侧弯曲成半圆形,右掌心朝下继续吸气。

②重心向左脚移动,左腿微屈,右脚伸直,以脚尖着地,右手从头顶向右侧,伸直平举,掌心向上,左手肘关节在左体侧弯曲成半圆形,左掌心朝下,同时呼气。

第4式:轮臂分云

①重心移至两腿之间,两腿成马步,两手下行,交叉于小腹前,右手掌心叠于左手背上。

②双手分开,从体侧举至头顶上方,双掌托天,同时吸气。

③两臂同时从上向两侧降下,两手掌心向下,逐渐交叉置于小腹前,肘关节微屈,同时呼气。

第5式:定步倒卷泫

①站好马步,左手往前上方伸,右手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腰往右转,目视右手,同时吸气。然后提右臂屈肘,掌心朝前,经耳侧向前推出,同时呼气。接着,左手向胸前收,刚好与右手小鱼际相擦而过。

②左手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腰往左转,目视左手,同时吸气。然后提左臂屈肘,掌心朝前,经耳侧向前推出,同时呼气。接着,右手向胸前收,刚好与左手小鱼际相擦而过。如此左右手交替进行。

第6式:湖心划船

①当左手推掌在胸前与右手相擦之际,将两手掌朝上,经腹前由下向上划弧。两臂向上伸直,掌心朝前,同时吸气。

②弯腰,向上伸直的双手随之向后下方划弧,同时呼气。

③当两手在后下方尽处时,逐渐将腰伸直,两侧的手向外侧划弧上举,掌心朝前,同时吸气。

第7式:转体望月

①两脚自然站立,两手分放身旁,两臂向左后上方挥动,上体向左转动,目视左后上方如望月,同时吸气,然后返回自然站立姿势,同时呼气。

②两臂向右后上方挥动,上体向右转动,目视右后上方如望月,同时吸气。然后返回自然站立姿势,同时呼气。

第8式:转腰推掌

①站好马步,两手分放在两腰旁,左肘并节后拉,上体向左转动,右手向前推掌,同时呼气,然后返回原姿势,同时吸气。

②上体向右转,左手向前推掌,同时呼气然后返回原姿势,同时吸气。

第9式:捞海观天

接上式,左腿向前跨半步,弯腰呼气,两手在左膝前交叉。上体后仰,吸气,双手分开上举,过头顶后掌心相对,仰头观天。

第10式:飞鸽展翅

①站立,两手前伸,掌心相对,右脚向前迈半步,两手往两侧拉至尽处,同时吸气。

②接着左脚向前迈半步,将两侧的手臂往胸前收拢,掌心朝上,同时呼气。

第11式:伸臂冲拳

①右手先出拳呼气,收回原处吸气。

②左手出拳呼气,收回原处吸气。两手两侧平羊。

第12式:大雁飞翔

①深蹲,尽量蹲低。,两手下按,像大雁飞翔样子周时呼气。

②逐渐站起,两手随势上提,同时吸气。

第13式:环转飞轮

①两臂上伸,沿左、后、右、前方向转腰,臂随腰转,双手向左侧举到头顶时,同时吸气。手从头顶向右时呼气,连续重复3次。

②改变环转方向,动作相同,做3次。

第14式:踏步拍球

①提左腿,右手在右肩前做拍球动作,同时吸气。

②提右腿,左手在左肩前做拍球动作,同时呼气。

第15式:按掌平气

①两手指相对,掌心向上,从胸前上提到眼前同时吸气。

②翻掌两手指相对,掌心向下,从眼前下按到小腹前,同时呼气。

注意事项:①以上每式均练习6次,一吸一呼算1次。

②动作要均匀、缓慢,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Unknown said...

蛾眉剑仙派养生气功


本功法是峨眉剑仙派养生气功,又称“峨眉真功”,属道家全真派玄门功夫。此功法有动有静,练功时先动后静,以动为导,以静为养。在升降开合,吞吐浮沉,外采内应,自然打通经络和调动潜能。长期修炼,将累精集气,聚气全神,炼神还虚,提高功能。有病祛病,无病养生。并可发放外气为他人探病治病。
功法
练功要领:顺应天时,把握动静。整体治疗,辨证论治。法无定法,刚柔含真。呼吸自然,发声壮内。神守指掌,意随气行。周天轨迹,水到渠成。丹炉火候,知进知退。玄关反照,微妙为真。九转灵丹,道由此生。
一、按摩功
站式(松静站立,或坐式自然正坐均可):
(一)搓手浴面容色春:两手搓热后,将面部擦热。手指并拢,两手并排,罩于面部,似接非接,手不触面,上下抚动一遍为一次,共做六次。此法除皱斑、悦颜色、调节精神。
(二)梳头压府神智清:用手指腹抓揉头皮各部位后,两手并排,十指分开,从前发际到后发际梳头,再将两手指压风府穴三下为一次;共做六次。此法平衡血压,清神安阳,防治脑血栓病变。(三)分额揉阳御风邪:弯曲两手食指,以食指中节并贴于额部用柔力向两边分摩至太阳穴后,揉太阳穴,顺揉三圈,逆揉三圈为一次,共做三次,此法可以清脑晕,防感冒。
(四)旋目运眼通肝经:双目微闭;眼球顺向旋转六圈,逆向旋转六圈后,两手用大鱼际旋转按摩两眼眶,先逆后顺各转六圈。此法保肝气,治目疾,增肾水,保神光。
(五)擦鼻按迎强肺肾:两手拇指指侧擦相至热后,用以上下摩擦鼻翼至热,再用食指点按迎香穴至热。此法宣肺气,止咳嗽,除身热,防感冒,稀小便,解便秘。
(六)转耳点承通全身:两手食指分别从两耳廓下部起,沿S形路线转摩亚外耳道后,将外耳道短暂堵塞,突然拔出为一次,重复做六次后,再用左手(女性用右手)食指点按承浆穴至热。十二经宗于耳,通全身。此法可保听力,除耳鸣,预防糖尿病。
二、放松功
站式(松静站立):
(一)松颈摇头天柱通:两手反背贴于腰部,握虚拳,外劳宫穴贴于肾俞穴,头部先顺向摇转三圈,后逆向摇转三圈为一次,共做二次。此法除心火、祛颈疾,能健脑。
(二)转指旋腕肝肺舒:两臂在胸前交叉,向L划弧斜上举,手心相对,两腕向外旋转三圈后,再向内旋转三圈为一次,共做三次。此法除腕疾,宽胸隔,舒肺气。
(三)伸臂划肩利关窍:两手握拳,上举至头高,双臂略宽于两脚,伸臂划弧如划船样,转动双臂,双手由前向后划圆,划三圈后,手下垂向后,再由后向前划圆,划三圈后,内臂圈向前为一次,共做三次。体弱者可向前迈步成弓箭步练此式。此法疏肝气,除肩疾,宣肺气。
(四)侧身转腰强肾功:两手成鹰掌,十指张开,曲指成钩状,手心向下,上提至胸前,两臂内圈成椭圆形,相距二、三拳远,身体以腰为轴向左转动(双脚不动)三下后,再向右转动三下为一次,共做三次。此法强腰肌,壮肾气,祛风邪。
(五)叉腰摆胯理脾胃:两手背于腰侧,掌心贴于骼脊后下部,胯部逆向转动三圈后,又顺向转动三圈为一次,共做三次。此法生精液,闭阳气,祛腰痛,稀小便。
(六)抖手动腿身轻松:两手合于胸前,指尖向上,由慢至快地前后自然摆动108次后,两手自然分开抖动,抖动由头前至体侧再降至胯侧,然后再抖至头前,如此反复三至六次。继之,两膝微曲,随着手的抖动,两腿内外摆动一、二分钟后慢慢停下。此法疏经络,调气血,放松全身。
三、内养还丹功
预备式:两脚平行分开站立,约与肩同它,含胸拔背,膝微曲,沉肩坠肘,虚腋松腕,虚灵顶劲,两目平视,随即轻闲,口齿微合,舌舐上腭,两手成莲花掌(十指张开,微曲,手心放松,形如莲花掌),掌心向内,垂于体侧。
起式:接上式,两手小指与无名指贴掌,其余三指分开自然伸直。两手由体侧直臂缓缓向前划弧上举,举至与房平时,变莲花掌,两手曲臂回收至头前侧,指尖约与鼻高,掌心相对成立掌,与肩同党,默数一、二、三、四为一遍,每数一数,同时两掌向内外微微开合一次,仍保持原有距离,数三遍后即合掌,指尖、掌根均相接,再默数一、二、三、四、五、六,数毕后两肘平肩,两手平放位于鼻前,手心向下,指尖相对(不接触),近体成按式,缓缓下导至小腹前,同时意想手心有压物感,随即转腕翻掌,内劳宫穴轻贴小腹。片刻后,两手由腹前绕胯划弧,向胯两侧分开,掌心向内,还原成预备式。
第一式:双手采气调真元
功法:接上式,两手垂腕,侧平上举,同时意想指尖与手心有吸气感,至臂与肩高再平掌,掌臂与肩平,手心向下,随即曲臂,两手由侧平斜向额前划弧合拢,脚跟离地,同时用鼻细、缓、深吸气,意想内劳宫有吸气感,两手合至面前时(高不过头顶,低不过下腭),脚跟着地两手再成按式,近体沿任脉向下导引,意想手心有压物感,同时以日缓缓嘘气(吐出浊气),曲膝微蹲(膝不超过脚尖),两手下导至小腹前时,转腕翻掌,以内劳宫轻贴小腹略停,自然呼吸慢起站立后,两手沿胯向两侧分开,还原成预备式,反复二至六次。
然后转腕,手心向上,指尖向外,侧平上举至手与肩平,同时意想指尖内劳宫穴有吸气感,随即曲臂,两手测平上翻划弧前合,脚跟离地,头往上顶,同时以鼻缓缓吸气,意想内劳宫穴有吸气感,当双手降至眼鼻处,脚跟着地,然后双手成按式近体沿任脉向下导引,意想手心有压物感,同时曲膝微蹲,用鼻缓缓呼气(气质性病人和体弱者用口嘘气)两手下导至小腹前时,转腕翻掌以内劳空穴轻贴小腹。略停,自然呼吸缓缓站起,然后两手沿胯划弧向两侧分开,还原成预备式炼。反复二至六次。采天地气可平衡阴阳,采天之阳以养气,饮地之阴以养血。肺脏有病者宜多炼此法。
第二式:电激命门火自添
接上式,两手手心向下,侧平上举至肩平,然后平掌转腕,手心向前两手由侧平前合,似有压物感,合掌后随即睁眼,手缓缓下至脐前,掌指斜向下方,上体微前倾,目视两拇指,牙关咬紧,脚趾抓地,将两手搓热,然后闭目,两手绕胯贴于背后,两内劳宫穴对肾俞,两手同时上下摩擦三十六次(一上一下为一次),体弱者可只摩擦十二次,待体质好转后再逐渐增加,然后再以内劳宫穴贴于肾俞穴上,意想两手心,口如吹纸捻样吹气三至六口(或意想两肾,同时作三至六次深呼吸亦可),继而翻掌,以外劳宫穴贴肾俞穴,身体伸直,随肘臂前合:两手贴带脉绕至脐前,翻手,掌根齐膻中高,轻轻贴腹下滑,掌心下滑至腹前,两手再沿胯分开至体侧,还原成预备式。反复一至三次。发动命门之火,使肾气蒸腾,肾阳壮旺.调带脉由全身之阳。肾脏有病者宜多炼此法。
第三式:叩齿咽津坎填离
接上式,双手向两侧分开,臂与体约成20度,两臂向前绕胯合拢,两手十字交叉,左手在内(女性右手在内),劳宫相叠,臂与体仍约20度,手心对着小腹,片刻后,两手转掌仍成十字交叉徐徐上举,劳宫重叠,且对天目穴,略停,意想手心气贯天目,再将两手缓缓贴于天目穴,两手慢慢分开,由脸部摩向耳旁,转腕,以掌紧捂两耳叩齿二十四下(神经衰弱者将食指叠于中指上,每叩一下,让食指分弹叩击风府穴一下,即叩齿同时呜天鼓)。随即频频鼓动两腮濑津,待有津液后,两手由耳经胸前沿任脉向下导引,同时咽津,使津液随意念外导内引至小腹内,再转腕翻掌,以内劳宫轻贴小腹再分开两手至胯侧,还原成预备式反复一至三次。取坎填离,同时调动肾经和心经,促使心火降,肾水上,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脏有病者宜多炼此法。
第四式,出掌探珠神贯鼎
接上式,身体前倾,两手沿胯向前划弧悬于大腿前,手心向内,松腕,指尖自然下垂,向前划弧上提至肩平,意想指尖及内劳宫穴有吸气感,同时缓缓直体继而曲肘抬腕,两手回收至额前两侧,距头约一拳远,肘、掌、指斜向前,随回收缓缓吸气,收小腹,意想指尖与内劳宫穴有吸气感,略停.两掌缓缓向斜前方穿出,略高于头,臂微曲,意想指尖与内劳腕肺有吸气感,同时缓缓以鼻吸气(体弱者,气管炎病者用口缓缓嘘气),松小腹,翻掌,手心向内成抱势,缓缓吸气,收腹然后翻掌,手心向下,指尖相对,成按式沿任脉向下导引,意想手心有压物感,同时以鼻缓缓时气(体弱者和气管炎病人用口缓慢嘘气),松腹,曲膝下蹲,膝不过脚尖,两手下导至小腹前时,转腕翻掌,以两掌轻贴小腹,略停,缓慢站起,两手沿胯划弧至体侧,还原成预备势。反复二至六次。
如专练此法,应在有太阳的早晨,当太阳刚露头,就开始面向太阳采初阳之气(在太阳初露,月亮未落时采炼为最佳),待太阳露圆便停止采炼,随即练站桩功,功法如前,意念稍有不同,具体练法如下:闭目,身体前倾,两手沿胯向前划弧悬于大腿前,手心向内,松腕,指尖自然下垂,向前划弧上提至肩平,意想指尖与内劳宫有吸气感,同时缓缓直体,继而曲肘抬腕,两手回收单额前两侧,距头约一拳远,肘、掌、指斜向前,随回收缓缓吸气,睁眼观日,略停,两掌缓缓向斜前方穿出,略高于头,臂微曲,同时缓慢用鼻呼气,意想将日光吸人掌内,然后翻掌,掌心向内成抱势,同时缓缓吸气,意想将吸人掌内之气,贯入两眉间之玄关一窍,随即掌。已向下,指尖相对成按势,沿任脉向下导引,同时用鼻缓缓呼气,意想日光经两目到鹊桥(舌),沿任脉舌人小腹,同时曲膝下蹲,膝不过脚尖,两手下导至小腹时,转腕翻掌,以两掌轻贴小腹,略停,缓慢站起,两手沿胯划弧至体侧,还原成预备式,如此反复采炼,待太阳露圆时即停止采炼,当炼有一定基础后,亦可将两手前举,如站桩之黑熊扑笋L桩式,两手指尖向太阳,前后来回轻缓拉动,当向后拉动时,意想将阳光由指尖拉人手中,如此反复,至太阳露圆即停止采炼。三花聚鼎,采集日月精华,使精、气、神壮旺。肝胆有病者宜多炼此法。
第五式:熏炼真金填气海
接上式,两手拇、食、中三指并拢,余二指贴掌,成鹰爪侧平上抬,约与头高,起踵,不桩肩,同时吸气,收小腹。鹰爪变掌,掌心向下。柔力下按,同时以口缓慢用力吹气,意想指尖和内劳宫穴有吸气感,松腹,脚跟着地两手由体侧向前划弧于腹前成抱势,再向前往上划弧至头上,掌心向头顶,同时脚跟离地,以鼻吸气,收小腹略停。两手前移,经头前两手下按沿任脉向下导引,至小腹,同时以鼻呼气松腹,翻掌,两手内劳宫轻贴小腹,再分开至体侧,还原成预备式。反复二至六次。五气朝元,火*金行,促使气机畅流。脾脏有病肴宜多炼此法。
第六式:无为内养大还丹
无为内养的功法是站、坐、卧功,要通过长期修炼,在站、坐、卧中,方能悟得玄机,体察周天轨迹。是通向大还丹之路。故前五式是功前功。以动为导,内外动静结合,下种产药,唯第六式才是内修之真法,要想把髓洗先从站桩起坐卧之中自有无穷妙化,于刻苦修炼中逐步体会之。
1.内养导引:接上式,两手成莲花掌,分置体侧,臂手与体约成20度,掌心相对。意想指尖和内劳宫有热、胀、麻等吸气感,随腰胯转动,上体约左转45度脚不动。体势不变,转回正面,继续向右转45度。再转向正面,略停,此为一次,反复二至六次,仍成预备式。
2.站桩功:分还丹功和水火功:还丹功:接上式两手沿胯向前划弧至小腹前,曲臂呈椭圆状,大指尖相对下接,余指自然斜对,掌心正对小腹,离腹寸许,意想指尖和内劳宫,松静站)。待手脚有热、胀、麻感时,意随气行,即哪里有气感就想哪里,待气机通畅后,可同时意守手和小腹,待小腹有温热感时,只意守小腹,当小腹内气动时,再意随气行,久练必会体察到自己的经络运行,为练坐、卧高级功夫打下坚实的基础。初练者每次应站15分钟以上,较长为好,但要留有余兴。
此桩法是练静功的基础功,是筑基练己的有效方法,由于此桩两手环抱于丹炉,很易以手中之气感应丹炉火动,促使在练坐卧功时自然气满自溢,导致自己的周天运行。病患者在练完“内养导引”动作后,须先选练水火功中治病之桩式,先不练此法,待病情好转后再着重练此法,效果更佳。
收桩:两手由还丹桩式变为两手劳宫重叠。左手在内(女性右手在内),轻贴于小腹前,松静站立,默数60数以上,然后慢慢睁眼,即为功毕,也可双手劳宫相叠于小腹行走六十步即为功毕。
3.坐卧功:是达到延年益智,聚气全神练神还虚集之而大成的唯·途径。须长期修炼,在子午之时,睡觉之前,或练站桩之后进行练习。练功时间,坐功须在15 分钟以上,卧功在30分钟以上,以60分钟左右为宜,但要保留有余兴,以练功后不觉疲劳力度,随着功夫的增长,在练功中会自然产生加长时间的现象,是正常的。

Unknown said...

说“吃”

谐和 于 2005-07-18

关于“吃”的健康,老祖宗的黄金古训是:早晨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


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在中土没有那么多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和癌症,而
这些“现代病”随着西风东渐,在中国象瘟疫似地流行起来。当然,在西方国家更
是不得了:“头号杀手”。每年死于这些“现代病”的人比五角大楼送出去死的大
兵多几十倍。

现代社会,上班族,学生,蓝领白领,老板小姐。。。。。。吃饭的规律是:早饭
匆匆,中饭将就,晚饭撑死。和老祖宗古训完全反过来,完全不符合卫生。

现代病流行的根源主要在此。

我的体会,早晨不但要吃饱,而且要营养丰富,这是一天能量的来源,尤其是孩子
(大人也一样)。

中午不但要吃好,而且要拒绝快餐。

晚上不但要吃少,有的时候根本就不吃。


说“吃”(二)

早饭要吃饱,这个“饱”,包括数量和营养。

稀饭豆浆油条,鸡蛋牛奶面包,都是好东西,早晨撑饱,没有问题。再加些水果和
果汁,这一天的营养和维生素基本弄齐。

有的时候,多用点心思在早餐上,是谓养生。

我近来的自制“养生早餐”食谱:黄豆 + 核桃 + 黑芝麻磨成“黑豆糊”,在250毫
升烧开的水里煮成黑豆浆,加少量牛奶起锅,放蜂蜜同饮。

好东西吧?做起来也并不困难,一周磨一次,用厨用打磨机就成。磨一次放冰箱里,
可以吃一周。营养倒是好,可是味道不怎么香甜,可能是没有滤过黄豆的豆渣和苦
味的皂素 (其实,豆渣也是好东西,扔掉了可惜)。可是,想想那么多好东西在那里
头,埋头皱眉,排除万难,也要去争取胜利:)。

豆浆是个好东西,不但是因为它的优质蛋白,而且因为它含的大豆异黄酮具有很弱
的雌激素和强抗氧化作用,实验证明它有对抗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等作用,
还有它的脂肪酸和亚硫酸的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大豆含糖量比牛
奶低,而且没有奶牛吃激素催奶的弊病。瞧瞧,它简直就是现代“头号杀手”的杀
手嘛!

不过,饮豆浆有一条特别要注意,一定要彻底煮开,否则会发生呕吐腹泻等症状,
那是未被分解的皂素作怪。我一般是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煮5-6分钟。加点牛奶,
可以使味道缓和,我只知其味道变甜,不晓得是什么原因。

豆浆对大人确实是好东西,不过,对小孩要慎重一些,小孩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豆
浆,尤其是没煮熟的豆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早餐加鸡蛋,是非常聪明的决定。近年来,因为那个“胆固醇”,人们,尤其是胖
子们,谈蛋色变,不愿沾边。再加上各位医生有意无意地“劝告”,鸡蛋成了牛魔
王,坏东西。

其实,鸡蛋是个好东西,而且简直就是食物里的黄金,我为“弃蛋族”惋惜。

鸡蛋含蛋白质,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维生素。蛋白质就不用说了,
连肉眼都能看到那“白质”。单说这卵磷脂,简直又是一“头号杀手”的杀手!

1996年召开的第七届卵磷脂国际会议对卵磷脂的保健作用大加赞赏,证实它能增进
大脑发育和记忆力,预防老年性痴呆;能降低高胆固醇,保护心脏;能保护肝脏细
胞,促进活化再生。

谈蛋色变的误区在于人们对鸡蛋胆固醇的认识。其实,鸡蛋的胆固醇代谢和其它食
物胆固醇代谢有一点不同。因为鸡蛋的卵磷脂是一种强力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
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进入细胞,而不会大量存留在血管里,造成动脉
硬化。不是牛魔王,是好东西。

早餐对上学的孩子尤其重要。小孩子的早餐要加多碳水化合物的份量,血糖在早晨
四个小时的学习中扮演重要作用,血糖不足,大脑就要罢工,不干活儿了!

==========================

说“吃” (三) :午餐要吃好

午餐吃好,营养平衡,拒绝速食。

午餐实际上是一天里最重要的一顿。记得在国内,中午那一餐,医院食堂准备的饭
菜花样多,味道好,比晚餐更有营养。肚子饱饱以后,还可以小睡十几分钟,让胃
肠肝脏胰脏集中精力消化食物,下午上班,精神百倍。要说养生,还是老老年的好,
商品经济,把咱们的胃肠道连带着红花花绿花花的票子,一起报销了。

现在国内国外,上班的上学的好像都没有午餐后的小憩,午饭象打仗,马马虎虎,
将将就就,填饱肚子了事。三明治,汉堡包外加可口可乐糖水水,塞进肚子后,胃
肠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又忙着去干活上课,难怪那□c多高胆固醇动脉硬化和直
肠癌。

“拒绝速食”,我的理解,不光是拒绝卖当劳可口可乐等美国垃圾速食,还要在吃
饭速度上拒绝速战速决。慢慢吃,死不了人,速度太快,可能噎着。国外有人作过
统计:美国人和法国人的食谱里,胆固醇含量差不多,但是,法国人血液胆固醇平
均数值低于美国人,结论居然是,法国人的慢食习惯优于美国人的狼吞虎咽!

和法国人就餐,那个好修养啊,一桌人有说有笑,慢慢上菜慢慢咀嚼,一顿饭要吃
两三个小时。其实菜也不是什么特别好菜,牡蛎,土豆泥,煮花菜,青豆,烤鱼,
再加点红酒白酒,巧克力蛋糕冰淇淋,大盘小盘,好看不好吃,却居然能吃出个花
花来。最重要的是,法国人的慢食,吃得全民美丽苗条健康,笑傲山姆速食文化!

中国的慢食文化在全世界也曾经引领过潮流。记得小时候,外婆挂在嘴边的家训是:

“食不言,寝不语”。于是,每每去外婆家作客,餐桌上只闻锅碗瓢盆声,无人敢
作妄语。

看到这里,有“现代人”要跳出来:且慢,“食不言”?那是老黄历,别往今天套。
再说,现在哪里还有“寝不语”的?现代人不但寝要语,语要响,还兴叫出声来,
大被同眠,性爱日记上网,动静越大越酷,你那外婆的老套子,靠边儿去!其实,
“寝不语”,涉及的隐私太多,谁管得了谁呢,尤其是“现代人”正引领潮流,不
表也罢。


不过这“食不言”讲究的却是一个“认真”:认真吃饭。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
字,不是?

认真吃饭,就是慢食文化,认真的人,细嚼慢咽,让食物先和唾液充分混合,减少
胃的
负担。胃肠胰液慢慢分泌,自然就分工细致,充分消化。胃肠道正常工作,食物成
份充分消化和排泄,自然身体少了毛病,少了肚揽,多了精神。

午餐不在多,头一天炒两个小菜,米饭馒头装好,上班时用微波炉热一热,筷子勺
子慢慢吃来。不要怕老外笑话,他们笑一笑,实在是在为吃不到咱这样的美食恼怒
呢。象我工作的地方,中国人印度人白人黑人都有,有个餐桌,微波炉,冰箱。中
午大家打开各自的饭盒热饭菜,印度人在菜里少放点加喱,中国人菜里少放点大蒜
绿葱,互相赞美一下对方的饭盒,也和和气气,其乐融融。

红烧肉和回锅肉是我既爱又怕的午餐佳肴,主要是怕那白花花的肥肉。不过,近来
有人给肥肉平反,说是如果慢镦肥肉2小时,则肥肉里的饱和脂肪酸可减少30% -
50%,而且,肥肉里的花生四烯酸和22碳多烯酸是合成前列腺素,抗血小版凝聚的好
材料。所以,我隔三差五,做点红烧肉作午餐,过一过香糯口感的瘾。

前段时间,西方减肥界流行“肥肉减肥法”,据说,好莱污明星凯塞琳-泽塔-钟斯
也现身说法她的只吃肥肉不食碳水化合物的减肥经验。一时间,卖肥肉“营养餐”
的商人大赚其钱(美国浅薄的商业文化,可见一斑)。

一种东西,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同样都是“误入歧途”。只吃肥肉不食碳
水化合物,搞坏身体。

从生物化学角度看,肥肉在人体里的最终代谢产物是酮体,酮体对身体有毒,必需
排出体外。如果一个人三餐只吃肥肉,以肥肉作为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则肥肉代
谢产生大量的酮体积聚在血液里来不及排出,可以导致人体“酮症酸中毒”,头晕
脑胀,腹泄呕吐,镁代谢紊乱。严重者还可以损害肾脏功能。

建议中午吃一些苹果香蕉之类的水果,我的体会,苹果确实能够果腹,有时中午吃两三个苹果,
不吃午餐也不觉得饿,而
且对保持肠道通倡很有帮助。每天带1-2个苹果上班,我已成习惯,有时早晨忘
了带,就心里慌慌的,好像丢了钱包。

用苹果减肥,早有理论和实践。介绍一款据说是风行日本的快速减肥“苹果食谱”:


“吃苹果三天,除了喝水,其它什么都别吃,苹果不限量,饿了就吃。

三天减肥8镑,GUARANTY!”

本来想试试,却没那个胆量。谁来试试:)?

Unknown said...

吐纳六字气法的形成与发展

博主蓬蒿人按:“六字气法是历代气功家普遍重视的重要气功功种。即便从《养性延命录》 成书的南北朝时期算起,迄今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六字气法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充实与发展,特别是其治疗应用方面。六字气法见于《养性延命录》的记载,即突出地显示其应用重点在于临床治疗,因愈病而起养生的作用”
由周世荣、王卜雄所著:中国气功养生学第一分卷
《中国气功学术发展史》中一文,“吐纳六字气法的形成与发展”,是近代以来叙述六字诀的形成与发展的论述中最为翔实的作品。很值得广大气功爱好者、研究者与六字诀的爱好者、研究者一读。
一、六字气法的形成及其学术思想的演变
气法古称行气,是吐纳法的一种。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曾述:“凡行气,以鼻内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在先秦时期,行气法本属深呼吸法,其呼吸强度较大,如《行气玉佩铭》所述。六字气法虽属“长息”之法,与《玉佩铭》所述相类,但呼吸形式要缓和的多,主要区别点在于“谓而引之(吸之)”与“微而吐之(呼之)”。六字气法又称六字诀,乃是以鼻作匀缓的深吸,然后按养生与治疗的需要,分别以吹、呼、唏(嘻)、呵、嘘、呬,六字的发声口型,缓缓吐气。实际上,一般并不真正使声带摩擦而发出声音,故说:“不欲令耳闻”。六字中,以“嘘”字与“”字的口型最狭,出气最缓,故《养性延命录》谓“嘘??者,长息之心也。”
在现存文献中,对六字气法的具体记载,要算《养性延命录》最早,但六字气法的,则要早得多。《老子》二十九章有“或??或吹”之文,虽不能说这就是六字气法,但至少可以证明,在老子的时代,已注意到因字声的不同,吐气有轻重、缓急、粗柔等差别。所谓“或??或吹”,意指“有的轻嘘,有点急吹”。而《庄子·刻意》所述:“吹??呼吸,吐故纳新”之说,则明确地指出,当时的吐纳养生锻炼方法中,有吹与??等呼吸方式。这可说六字气法的滥觞。
从具体记载六字气法的《养性延命录》开始,历代重要气功文献少有不论述六字气法的。六字气法是历代气功家普遍重视的重要气功功种。即便从《养性延命录》 成书的南北朝时期算起,迄今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六字气法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充实与发展,特别是其治疗应用方面。六字气法见于《养性延命录》的记载,即突出地显示其应用重点在于临床治疗,因愈病而起养生的作用。如述:“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原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吹以去热,呼以去凤,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心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藏病者,胸膈胀满,嘘出之;脾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已上十二种调气法,但常以鼻引气,口中吐气,当令气声逐字吹、呼、嘘、呵、唏、呬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须恭敬,用心为之,无有不差,此即愈病长生要旨也。”
各类气功方法中,以六字气法与中医理论的结合运用为最早。上文中即运用了脏腑辩证,也有八纲辨证。呼去凤似汗法;唏去烦为和法;呵降气为下法;嘘散滞为消法;吹去热为清法;呵去寒为温法,呬解极为补法。文中奠定了六气配五脏的基础,如心吹与呼、肺嘘、脾唏、肝呵等。大体上,文中所述六字气主治病症,以实症居多。即多于泻实而少于补虚。从“气声逐字吐之”之说来看,《养性延命录》所载六字气法是发声的。
六字气法虽着重于吐气的运用,但因在吐气前先有“微以引之”的长息,故仍有“服气”的意义。古人对此很重视,《养性延命录》有“天恶凤猛、大寒大热时,勿取气”之文,是告诫不要在天气剧烈变化与气温过高、过低的情况下进行六字气法。书中所述,引录自前人著作,非陶弘景所创,故有“法出于仙经”之说。汉代称养生方术为“神仙术”,《汉书·艺文志》把养生方术(包括导引、按摩)归入“神仙类”,故仙经即养生方书。
所应用的六字气法,较《养性延命录》所载已有所发展。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养性》在前书“心吹与呼、肺嘘、脾唏、肝呵”四腑与六字气相配的基础上,增加了“肾呬”在方法上也具体的多。并主张在六字气法进行前,先做导引。这一主张对六字气法的发展很有影响,后世气功家多采纳此说,从而促使六字气法与导引术的结合,而形成许多新功种。《备急千金药方》也采用逐字吐气发声的方法。有关叙述如下:
“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呬出。夜半后,八十一;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
“冷病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吹如吹物之吹,当使字气声似字。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肾病者,用大呬五十遍,细呬三十遍。”
也把六字气法看作是与服气有关的方法,故定出从夜半后至巳时这一段所谓“生气之时”进行六字气锻炼。由于日中后为“死气之时”,故愈接近日中,次数愈益减少,入库文中随夜半后、鸡鸣、平旦、日出、辰时、巳时的 序,锻炼次数由八十一、七十二、六十三、、五十四、四十五、三十六递减。(未完待续)

《中国气功学术发展史》中国气功养生学第一分卷
周世荣 王卜雄 著

Unknown said...

老中医的的养生术——六字诀…… (2007-09-24 03:46:36)
标签:健康/保健 中医养生 六字决 吐纳 气功康复 养生 医学气功 分类:历代有关“六字诀”的论述

李昌源,男,生于1916年。系贵阳中医学院教授。
  李教授循《素问》“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与“恬淡虚无”之明训,修身养性以求“形与神俱”。他有两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可供人们借鉴。
  
  一、晨起吐故纳新咽津法
  
  清晨起床,首先洗脸净面,使双手清洁,排空大小便,选择空气清新流通之处,春面东,夏面南,秋面西,冬面北。两脚并立,与肩同宽,两掌重叠(左掌在内右掌在外),掌心向内贴于脐上。全身放松,宁心静气,取鼻吸口呼之腹式呼吸,先缓缓吸气令腹中满,然后分别按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发声口型呼气(不出声)。一吸一呼为一次,共练24次。当令字(春嘘肝、夏呵心、秋呬肺、冬吹肾)练7次,呼字属脾练5次,余字练3次。无声读字呼气毕,叩齿24次,以舌体沿齿外唇内顺时针、逆时针各搅动3次,再以所生津液鼓漱3次,闭目咽津,意念当令五行之色,将津液缓缓送入下丹田,静待片刻,两掌重叠揉脐。顺逆时针各揉3圈收功。本法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吸取天地之精气以调养五脏六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延年益寿的目的。唐代大医学家、百岁寿星孙思邈将这种天人收受通应的观点同六字诀结合起来,主张春练嘘、夏练呵、秋练呬、冬练吹;脾旺于四季,三焦主一身之气化,故呼、嘻两字四季均练。李先生对此有所发展,四季六字皆练,但有轻重主次之别。
  
  二、夜卧调气聚精敛神法
  
  夜晚入睡前,躯干微曲向右侧卧,右肘于身前弯曲,使右掌枕于右耳下,掌心正对耳窍。右下肢自然伸直,左膝微曲置于右股之上,左足背轻贴右小腿肚,左掌心向下,置于左股外侧环跳穴处。瞑目宁心,全身放松。取自然呼吸,鼻吸口呼,不快不慢,不涩不滑,默数呼气次数,由1至10,周而复始,渐渐转为顺腹式呼吸,频率渐慢,幅度渐深,匀细悠长,息息归根,停止数息,忘却口鼻,意念以下丹田为中心呼吸。吸自四面八方归于丹田,呼自丹田布散全身,逐渐忘却呼吸,观想下丹田,似想非想,似见非见,渐至物我两忘,悠然入睡。本法源于明代《性命圭旨》中的卧禅法。李先生融入中医脏腑经络内容,使其保精全神,更为实用。掌心劳宫穴可清心安神,调营和胃;环跳穴有疏通经络、祛风化湿之功,且对胃分泌功能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右掌劳宫穴枕于右耳下,则手厥阴与手足少阳相通;左掌劳宫穴接于左股环跳,则手厥阴与足少阳相通。随着调息、数息,枢机运转,则气血通达,阴平阳秘,五脏六腑调和,四肢百骸,无不舒畅。
转自:http://www.51dh.net/magazine/article/1008-0295/2006/06/366029.html

Unknown said...

对于六字诀的补泻,古人也是各云其是,看法不一。那么,六字诀到底有无补泻?是补还是泻呢?

《蕊珠洞微》曰:“息之出也,天地盗我元,阳之气。息之人也,我盗天地之气。”现有人以此为据,认为六字诀应是“吸长为补,呼长为泻”。著名老中医马礼堂老先生则认为六字诀既能补也能泻。遇实则能泻,遇虚则能补。

据许多人的实践和我个人的体会,六字诀既能补,也能泻。然从整体上看,也可以说并无补泻可言。

说六字诀有补泻,是按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之原理,进行顺序不同的练习,这样,六字诀就有补泻了。比如心火过旺,可练呵字诀以平心火,练呼字诀以泻心火,同时练吹字诀补肾水。六字诀的补泻关系如下:

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根据这种互生互克的关系,可采用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的办法。

六字诀的补泻的运用,必需针对病症辩症施治,切不可盲目练习。又如肝实症,首先练一遍六字诀,然后先练呵字诀,次练嘘字诀,再练嘻字以理气即可,若能再练一遍六字诀,效果会更好。当然,针对某一病症,先练一遍六字诀,再加练相应的字和嘻字各十八遍,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至于有人认为“呼长为泻吸长为补”,则是没有道理的,练六字诀不必着意于呼吸的长短,应顺其自然。六字诀的补泻只在于六字的顺序即相生相克关系,而不在于呼与吸的长短。

说六字诀无补泻,是从六字诀的整体而言。若有疾病,不按补泻方法练习,也能收效,只是效果快慢而已。那么,六字诀是否像古人所言,无病之人不能练习呢?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讲并非如此。我本人没有任何疾病,因为经常练习六字诀而始终精力充沛,睡眠少而精神好,记忆力也强于一般人,走路感到轻快有力,心情也常能保持舒畅。而且越练越想练,欲罢不能。所以,只要按五行相生相克之原理有顺序地练习六字诀,是不会伤及无病之脏的。

练习六字诀最好不要出声(初学者出声可帮助校正口型且收效快,慢慢就不要出声了。但不要强求,要顺其自然),否则会损及心气。古时还把六字诀称作小周天和大周天。依次按嘘、呵、呼、??、吹、嘻各念六次,一遍为三十六次,称之为三十六小周天。还可根据疾病的不同,先练一遍六字诀,再按五行配属关系练习与疾病相应的字和嘻字各十八次,继而又将六字诀再练一遍,计一百零八次,又称之为大周天(宋·邹朴庵《太上玉轴六字气诀》)

总之,六字诀既是一种祛病导引的养生功法,也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法,经常练习,有益无害,确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神效。

蓬蒿人录于:《气功》杂志1988年10月号

Unknown said...

六字诀与五行、五脏治病法 (2008-01-01 11:01:45)

五行、五脏与六字诀生克图

六字诀与五行、五脏治病法

(用特定顺序读六字诀可防治某特定脏腑的疾病)

郎凤岗2007年12月6日

一、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

五行






五脏六腑
肝、胆
心、小肠
脾、胃
肺、大肠
肾、膀胱

六字诀
嘘(虚)
呵(科)

呬(谢)
炊(吹)


1、六腑:除上表中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外,还有三焦。六腑是这六个内脏的合称。

2、三焦的含义: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头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胆、脾胃叫中焦。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叫下焦。

3、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4、六字诀功法除上表中对应五行五脏的“嘘、科、呼、谢、吹”外还有“希”字功(见上图中间)。这个“希”就是理三焦的。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见上面生克图:外面的圆按箭头看是相生,中间的五角按箭头看是相克),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1、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反复无穷。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2、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反复无穷。
3、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相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相克,事物就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正常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4、相乘或相侮(病态):五行相克的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而造成木的亢盛),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变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称为反克或反侮。如,上述例子,木对土来说是木乘土,木对金说是木反侮金了。再如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了。相乘或相侮破坏了相生相克正常的动态平衡。
三、五脏六腑与五行的生克关系:(见上面生克图)

1、相生: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

2、相克: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
3、五脏的母子关系与虚实关系:A、母病及子:如母脏(肝)先病,然后累及子(心)脏,方法是要先补母(肝)。子病及母:子脏(肝)先病,然后累及母(肾)脏,这种情况下一般病情较重,就不是正常的相生(母及子)关系了。方法是先补“子”(母脏病重则要补母泻子)。B、虚实关系: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如肾(水)虚,要补肺(金),肝硬化是肝(木)的实证,要泻其子心(火)。
4、五脏的相乘或相侮:如肝病传脾,使脾虚弱,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了肺,即木侮金。
四、参照五行、五脏与六字诀生克图,用六字音平衡防治各脏腑的疾病:(见上面生克图)。

1、六字音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依据: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读“嘘、科、呼、呬(读谢或丝)、吹、希”六个字音可以治疗相对应的“肝、心、脾、肺、肾及三焦”等五脏六腑疾病,这已被历代至今的医、道、佛、养生家所认可。2005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的《健身气功》第140页说“在习练六字诀中,若以治病为目的,应以五行相克的顺序习练:呵—呬—嘘—呼—吹—希。若以养生为目的的长期习练,则应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嘘—呵—呼—呬—吹—希”。这也说明了只要习练“嘘、科、呼、呬、吹、希”的某字音就可使其相对应五行(五脏)中的某一行(某脏腑)得到阴阳平衡(无病了)。

2、利用特定的顺序读六字音可以防治某一特定脏腑的疾病:

①原理:针对某一有病的脏腑来讲,按五行五脏相生(包括本脏及母、子两脏)相克(包括本脏及相乘、相侮、反侮的两脏)之顺序读这五个脏腑的字音,最后再读“希”字疏通三焦之气,就可以针对性的治疗本脏腑的疾病。

②特定“脾土呼”有病,按五行来说这就破坏了以“土”为中心的生克关系,解决的办法是:A、按五行相生顺序,先补母“心火科”、再泻子“肺金呬(读谢)”,读音治病法:先读“科、呼”,再读“呬、呼”。B、按五行相克及乘侮关系,先读克我(脾土呼)者是“肝木嘘”、再读我(脾土呼)克者是“肾水吹”,读音治病法:先读“嘘、呼”,再读“吹、呼”。C、通过读上述A与B的五个字音,就可以使以“脾土呼”为中心点的相生(母子)、相克(乘侮)、的四方“心火,肺金,肝木,肾水”达到平衡(道理是读哪个字,其对应脏腑就可以达到阴阳平衡),这样“脾土”自然的达到了阴阳平衡。D、最后读“希”通过调理三焦把“脾土”的病气自足的“涌泉穴”排出体外。这样就治疗了脾胃方面的病疾。

③治疗不同脏腑的疾病选用特定顺序的六字音治疗法:

A、肝、胆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先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再按“吹—嘘—科—嘘—呬—嘘—呼—嘘—希”的特定顺序读六遍,最后再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

B、心脏、小肠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先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再按“嘘—科—呼—科—吹—科—呬—科—希” 的特定顺序读六遍,最后再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

C、脾、胃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先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再按“科—呼—呬—呼—嘘—呼—吹—呼—希” 的特定顺序读六遍,最后再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

D、肺、大肠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先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再按“呼—呬—吹—呬—科—呬—嘘—呬—希” 的特定顺序读六遍,最后再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

E、肾、膀胱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先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一至二遍,再按“呬—吹—嘘—吹—呼—吹—科—吹—希” 的特定顺序读六遍,最后再按“嘘—科—呼—呬—吹—希”顺相生的顺序读读一至二遍。

3、说明:

①按上述特定顺序习练六字诀除可防治特定脏腑的疾病外,对五脏六腑的全面养生都有极好的效果。

②用六字诀相关动作导引习练效果较快(参照风雨同舟的六字诀养生法),不加动作(站、坐、卧均可)只要坚持习练同样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③无论怎样习练都必须坚持腹式呼吸:读字时只出音不出声。要用口呼出相关脏腑的浊气(病气)同时凹腹提肛缩肾(有这意念就可以)、并适当拉长点音。然后用鼻子慢慢吸足清气(氧气),并松腹自然的气灌丹田了。不可着急,不要憋气,如遇憋气时可用几次自然呼吸作为缓冲。

④读字时最好是想着相关的脏腑:嘘—想右肋下的肝脏,读音最好瞪眼。科—想左胸部的心脏。呼—想着脐上4寸(约五指)的中脘穴。呬—想双肺。吹—想两个腰眼。希—想自头顶最高点的“百会穴”有一股清气带着相关脏腑的病气经胸—腹—两腿—由双足“涌泉穴”排出体外。

⑤血压方面及头痛等疾病属“肝、胆”。心血管方面属“心、小肠”。消化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属“脾胃”。呼吸系统疾病属“肺、大肠”。泌尿系统疾病属“肾、膀胱”。

⑥长年坚持每天练习两遍以上就可全面养护好五脏六腑。



注:本文引自:新浪:风雨同舟健康园BLOG

Unknown said...

对症吐纳功法

李先明

呬(肺)、吹(肾)、嘘(肝)、呵(心)、呼(脾)、嘻(三焦)六字诀练功法,是以口、鼻呼吸的气为字音属纳功法一类的祛病延年练功法。它针对四个方面的内容而有不同的练功方法。

(一)四季行功法
这是经常性的保健练功。一是练的时候,每字均练,其顺序为:呬、吹、嘘、呵、呼、嘻,就是按金(肺)、水(肾)、木(肝)、火(心)、土(脾)五行相生的关系练功。否则,即为五行相克,不但不能保健,反会弄出病来或加重病情。二是随着季节的推移加练对应的字:春应肝,加练嘘;夏应心,加练呵;长夏(即伏天)应脾,加练呼:秋应肺,加练呬:冬应肾,加练吹;由于脾属土,三焦属敷布全身,故一年四季均加练嘻、呼二字。歌诀概括起来就是: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知金肺润,肾吹惟自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二)对症补泻法
这是祛除身体临时不适或一般小病的练功法。姿势随各人所适,坐、卧、站均可。泻的练法是先呼后吸:呼时,舌尖往后抵舌根,口张开,一面由丹田默念所练之字,一面吐气,气为字音;同时,腹部往里收,当气呼得不能再呼,腹部收得不能再收时,改用鼻吸气,同时默念“而”字。吸气是把气换过来,其长度约为呼气的三分之一。这样一呼一吸为泻一次。
补的练法则是先吸后呼:吸时默念“而”字,同时舌抵上腭,闭口咬牙,腹部向外鼓出,当气吸得不能再吸,腹部鼓得不能再鼓时,就一面改用口呼气;呼气亦是把气换过来,其方法同泻的呼气,其长度约为吸气的三分之一。这样一呼一吸为补一次。
根据身体不适的程度、病情等决定补泻次数。练泻以口呼为主,最多不超过六次;练补以鼻吸为重,在九次以内为宜,不可贪多。各经络、脏腑的补泻是:
肺属金,练呬气为泻,练吸气为补;
肾属水,练吹气为泻,练吸气为补;
肝属木,练嘘气为泻,练吸气为补;
心属火,练呵气为泻,练吸气为补;
脾属土,练呼气为泻,练吸气为补;
三焦属气,练嘻气为泻,练吸气为补。练功时,首先要确知病在何经何脏,加以辨证,借以决定所练之字。实火练泻,虚寒练补。歌括之为:
呬呬数多作生涎,胸膈烦满上焦痰。
若有肺病急须呬,用之目下自安然。

肾为水病主生门,有病厄ying气色昏。
眉蹙耳鸣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奔。

肝主龙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
眼睹赤色兼多泪,嘘之立去病如神。

心源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神更莫过。
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便安和。

脾宫属土号太仓,痰病行之胜药方。
泻痢肠鸣并吐水,急调呼字定丹成。

三焦有病急须嘻,古圣留言药最奇。
若或通知去壅塞,不因此法又何知。

(三)六字诀动功(略)

(四)按症配穴行功法
这是针对各种顽固性疾病,对症专练的功法。此法不注重口、鼻呼吸,采用按症配窍用字行功。因此,功夫比前三种更深,作用更大,如有静功的基础,效果更佳。
练法:以心经、心脏病为例。窍位为眉间,练“呵”字。开始时,先意达肚脐,静守五分钟左右,就由肚脐以意引气至眉间“呼气”,呼时默念“呵”字,呼到不能再呼而已至眉间时,就由眉间以意引气吸贵肚脐,吸时默念“而”字。这样一呼一吸为一次,在一回练功中,最少六次,最多三十六次。应根据身体情况逐渐增加,不可一次练的太多。练完后,再静守肚脐十至三十分钟收功。无论练哪个字,都是由肚脐向相应的窍位“呼气”,而由该窍位向肚脐吸气。由于脾脏对应的窍位是肚脐,练“呼气”时,则由肚脐向后腰“呼气”而由后腰向肚脐“吸气”。
此法不配合动作,而对口、鼻呼吸则必须忘掉,因为它强调的是窍位之间的以意引气呼吸。按症配窍用字如下表:


按症配窍用字表
经络、脏腑、字 配 穴

肺经、肺脏、呬 膻中:男用 肺俞:女用
肾经、肾脏、吹 会阴:男用 会阴:女用
肝经、肝脏、嘘 夹脊:男用 夹脊:女用
心经、心脏、呵 眉间:男用 眉间:女用
脾经、脾脏、呼 肚脐:男用 肚脐:女用
三焦经、腑、嘻 命门:男用 命门:女用


对症吐纳练功法,虽然是以呼气时的气发出的字音来对应经络、脏腑而达到祛病延年的,但是要想收到功效,吐纳时默念的字,却一定不能出声!即:只能由行功时的意念来体会呼“气”的字音,而不是由耳来辨别。如果练功者的听觉器官感觉出来了字音,那就大失本意了!为此,拙文谨以历代气功家对此法的经验之谈作为结尾:“切忌出声闻口鼻,其功尤胜保神丹!”

(原载《气功与科学》1982年第3期)

Unknown said...

吐纳六字气法的形成与发展(二) (2008-09-12 16:31:24)
标签:六字诀气功养生 六字诀 六字气法 吐纳六字气法 健康 气功发展史 分类:历代有关“六字诀”的论述

《备急千金要方》所述六字气法,继承了《养性延命录》所载的方法。但以后,在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书中脏腑补泻法以六字气法为主体。但她推翻了《养性延命录》所述六字气与五脏的配合方式,重新整理、建立了一整套新体系,并改逐字发声吐气法为按六字语音口型吐气而不发声的方法,如:

1、改肺嘘为肺呬:“肺之有疾,当用呬。呬者,肺之气也,……能抽肺之疾,所以人之有怨气填塞胸臆者,则长呬而泻之,盖自然之理也。”“以鼻微长引气,以口呬之,勿令耳闻。皆先调气令和,然后呬之。肺有病,用大呬三十遍,细呬十遍,去劳热上气,咳嗽,皮肤疮疡,四肢劳烦,鼻塞,胸背疼痛。依法呬疾,差止。过度则损。”

2、改心呼为心呵:“心之有疾,当用呵,呵者,心之气,……呵能静其心,和其神。所以人之昏乱者多呵,盖天然之气也。故心病当用呵泻之也”“以鼻微长引气,以口呵之,皆调气如上,勿令自耳闻之,然后呵之。心有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去心家劳热、一切烦闷。疾差止,过度损。” :“肝之有疾当用嘘。嘘者肝之气,……能除毁痛,皆自然之理也。”

3、改肝呵为肝嘘:“肝之有疾当用嘘。嘘者肝之气,……能除毁痛,皆自然之理也。”“肝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自然去肝家虚热,亦除四肢壮热、眼暗、一切烦热等。数数嘘之,绵绵相次不绝为妙。病差,止。过度则损。”
4、改脾唏为脾呼:“脾之有疾,当用呼,呼者,脾之气,……能抽脾之疾,故人中热者,则呼以驱其弊也。”“脾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能去脾家一切冷气,发热霍乱,宿食不消,偏风麻痹,腹内结块,数数呼之,相次勿绝,疾退则止,过度则损。”
5、改肾呬为肾吹:“肾之有疾,当用吹,吹者,肾之气,……能抽肾之疾,故人有积气冲臆者,则强吹也,肾气沉滞,重吹则渐通也。”“肾病用大吹三十遍,细吹十遍,能去肾家一切冷腰疼、膝冷、腰脚沉重,久立不得,阳道衰弱。耳中虫鸣,及口中有疮,是肾家诸疾,诸烦热悉皆去之。数数吹之,相次勿绝,疾差则止,过度则损。”

6、另立胆嘻:“治胆用嘻,嘻为补,吸为泻”“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嘻之,去胆家病,并阴脏除一切冷,阴汗,盗汗,面无颜色,小肠胀满,口下冷痛,口干舌涩,数嘻之,疾乃愈。”“治胆用嘻,嘻为补,吸为泻”

胡愔所建立的六字气法新体系,为后世所普遍遵循,除个别部分(如胆嘻后世有改为三焦嘻的)外,已基本定型。她推翻前人的六字气与脏腑的配合方式,是很有胆识的。在崇古思想支配下的封建社会中,在学术上进行如此大胆的革新,是罕见的。她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她的革新,乃基于“自然之理”。比如,她认为治肺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嘘,而是呬。因为每当人们“有怨气填塞胸臆”时,会自然长长地发出呬字声,以发泄胸中的闷气,这是一种“自然之理”,设若“不呬,必至伤败,赖呬而获全乎,故肺疾当用呬泻之。”故呬字气可泻肺郁之气;治心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呼而是呵。因为人在昏迷??乱的状态下,会自然地多发呵声,呵能静心和神,故呵字是心疾的“天然之气”。用现代话来说,其意为,人在昏迷状态中,会本能地发出呵声,以力求自我调控,回复到正常清醒状态来;治肝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呵,而是嘘。因为人在遭受毁伤疼痛时,会自然地发出“嘘嘘”之声,以求缓解痛势,这也是“自然之理”,故嘘为肝之气;治脾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唏,而是呼。因为当人感觉内热时,会自然地发出呼字声,以发散内热,故呼是脾之气,能抽脾之疾;治肾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呬,而是吹。当“人有积气冲臆”时(如奔豚),会自发地强发吹字声。这是因为“肾气沉滞,重吹则渐通”,这也是“自然之理”。总起来看,胡愔这些见解都非常新颖,她没像一般人著书立说时那样引经据典,而基于她的气功实践所得,以及临床治疗时的仔细观察,在古代医家中,特别是做为一位女气功家,更是难能可贵。胡愔的六字气法新体系,虽没有直接与导引术结合,有如孙思邈所述(先做导引,后行六字气),但她另有五脏导引以配合六字气的治疗。从上述六字气与脏腑配合的原理,以及六字所主治的病症情况来看,六字气擅长于泄泻气滞热郁,即多做为一种泻法来应用,而少于补虚的应用。可能是基于这种情况,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曾说:“至于六字诀,虽能发散外邪,而中虚有汗者忌。”胡文焕《养生导引法》说:六字气”主治六经本病之邪也。然五脏不足,又在药食气味为补。“《元道经》也说:“鼻引口吐,不可排积元气,而可以去浮寒客热而已。”实际上也不尽然,如上述肾病用吹中,也治“肾家病一切冷腰疼、膝冷、腰脚沉重,久立不得,阳道衰弱。耳中虫鸣”等,均为虚证。而嘻字治胆疾,乃用为补法。只是相对而言,六字气在补虚方面的应用较少而已。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所载的六字气法体系,主要在于治疗上的应用,故书后述:“肺呬、心呵、肝嘘、肾吹、胆嘻。右此六字六脏之气……但为除疾,非胎息也。”《养性延命录》与《备急千金要方》有关论述,也重于治疗,少有养生方面的直接论述。此外,隋代智??的《童蒙止观》有《颂》曰:“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此《颂》内容与六字气诀的发展进程不侔。七言绝句体裁也不类似隋初时人所作。且以歌诀形式记述医学内容的作法,在隋时尚未出现。此《颂》当为宋以后人所增入。(未完待续)

Unknown said...

吐纳六字气法的形成与发展(三) (2008-09-14 12:11:48)
标签:六字诀气功养生 六字诀 六字气法 吐纳六字气法 健康 气功发展史 分类:历代有关“六字诀”的论述

北宋末,南宋初,曾慥在其所撰《道枢》的《众妙篇》中详细地论述了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六字气锻炼方法,并把六字气与导引动作直接结合起来,如其《众妙篇》述:

子时趺坐,定息,鼻引腹满,呵三、呼十二。咽津三。

卯时东向,呼十二,呬七,嘻十二。

午时南向,呬七,嘻十二,咽三。

酉时西向,嘘九,吹五,嘻十二,咽三。

进行六字气时的导引动作:

嘘:二手握固(握拳也),张目上视,而后嘘。

呬:二手抱膝,仰面,而后呬。

呵:交手抱脑后,仰面,而后呵。吹:仰卧握固,而后吹。

嘻:仰面平坐,而后嘻。

在治疗上,曾慥对胡愔所建立的六字气法新体系作了重要的补充:与五轮八廓学说相结合,扩充了六字气法在眼科上的应用,如:

肺应气轮。气轮病,或如云飞翳日,俄复明,与大府风热而秘者,呬。

脾应肉轮。肉轮病,则肋肿痛与唇焦,呼。喉肿,嘻。

肾应水轮,水轮病,视一物为二,睹太阳如隔水,与脐之下冷,吹。

心应血轮。血轮病,胬肉侵睛,与夫膈之热者,呵。

肝应风轮。风轮病,望风泪出,视则雾烟生者,嘘。

曾??所述配合六字气法的导引动作,除嘘时张目外,未被后世所广泛采用。后世采用更多的导引动作,出自李奉时《调气法》:“嘘时目瞋睁,呵时项后平叉手,呼时反托前,呬时双手擎,吹时平膝紧抱胸。”

比如明代流行的《延年六字总诀》,其中所说六字气的导引动作,多出自李奉时《调气法》,总诀如下:

肝若嘘时目瞪睛,肺和呬气手双擎;

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

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诀中,三焦病用嘻字之说,也出自李奉时著作。此说与胡愔六字气法微有不同,胡愔以嘻配胆,但李奉时以嘻配三焦,而包括胆,大概是因为三焦与胆同属少阳而同气相通吧。如述:“嘻(唏)主三焦不和,胆多惊。”

李奉时还主张按大小月编订六字气锻炼的顺序,即大月顺行,按嘘、呵、呼、 吹、唏的顺序进行;小月逆行,按唏、吹、 呼、呵、嘘的顺序进行。所谓顺行与逆行,乃指五脏五行属性的相生与逆相生而言:相生为顺行:逆相生为逆行。如肝嘘属木,心呵属火,脾呼属土,肺 属金,肾吹属水,三焦唏属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故大月顺行,是按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顺序;小月逆行,是按木——水——金——土——火——水的五行逆相生顺序。李奉时这种大小月的不同顺序,虽不一定有什么实际意义,胆结合五行学说来运用六字气法,对六字气的治疗运用,却是一种启发。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其所撰之《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中,即曾按五行生克原理,在治疗上运用六字气法,如述:“脏腑之六气,实则行其本化之字泻之,衰则行其胜己之字泻之。”据此,则肺之实症可以??字泻之。也可“实者泻其子”,以吹字泻其子脏(肾)之气;肺之虚证,则以胜己之呵字泻其火脏(心)之气,以衰克金之势。余脏以此类推。结合五行学说,是六字气法的又一发展。 (未完待续)

Unknown said...

吐纳六字气法的形成与发展(三)



北宋末,南宋初,曾慥在其所撰《道枢》的《众妙篇》中详细地论述了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六字气锻炼方法,并把六字气与导引动作直接结合起来,如其《众妙篇》述:

子时趺坐,定息,鼻引腹满,呵三、呼十二。咽津三。

卯时东向,呼十二,呬七,嘻十二。

午时南向,呬七,嘻十二,咽三。

酉时西向,嘘九,吹五,嘻十二,咽三。

进行六字气时的导引动作:

嘘:二手握固(握拳也),张目上视,而后嘘。

呬:二手抱膝,仰面,而后呬。

呵:交手抱脑后,仰面,而后呵。吹:仰卧握固,而后吹。

嘻:仰面平坐,而后嘻。

在治疗上,曾慥对胡愔所建立的六字气法新体系作了重要的补充:与五轮八廓学说相结合,扩充了六字气法在眼科上的应用,如:

肺应气轮。气轮病,或如云飞翳日,俄复明,与大府风热而秘者,呬。

脾应肉轮。肉轮病,则肋肿痛与唇焦,呼。喉肿,嘻。

肾应水轮,水轮病,视一物为二,睹太阳如隔水,与脐之下冷,吹。

心应血轮。血轮病,胬肉侵睛,与夫膈之热者,呵。

肝应风轮。风轮病,望风泪出,视则雾烟生者,嘘。

曾??所述配合六字气法的导引动作,除嘘时张目外,未被后世所广泛采用。后世采用更多的导引动作,出自李奉时《调气法》:“嘘时目瞋睁,呵时项后平叉手,呼时反托前,呬时双手擎,吹时平膝紧抱胸。”

比如明代流行的《延年六字总诀》,其中所说六字气的导引动作,多出自李奉时《调气法》,总诀如下:

肝若嘘时目瞪睛,肺和呬气手双擎;

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

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诀中,三焦病用嘻字之说,也出自李奉时著作。此说与胡愔六字气法微有不同,胡愔以嘻配胆,但李奉时以嘻配三焦,而包括胆,大概是因为三焦与胆同属少阳而同气相通吧。如述:“嘻(唏)主三焦不和,胆多惊。”

李奉时还主张按大小月编订六字气锻炼的顺序,即大月顺行,按嘘、呵、呼、 吹、唏的顺序进行;小月逆行,按唏、吹、 呼、呵、嘘的顺序进行。所谓顺行与逆行,乃指五脏五行属性的相生与逆相生而言:相生为顺行:逆相生为逆行。如肝嘘属木,心呵属火,脾呼属土,肺 属金,肾吹属水,三焦唏属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故大月顺行,是按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顺序;小月逆行,是按木——水——金——土——火——水的五行逆相生顺序。李奉时这种大小月的不同顺序,虽不一定有什么实际意义,胆结合五行学说来运用六字气法,对六字气的治疗运用,却是一种启发。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其所撰之《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中,即曾按五行生克原理,在治疗上运用六字气法,如述:“脏腑之六气,实则行其本化之字泻之,衰则行其胜己之字泻之。”据此,则肺之实症可以??字泻之。也可“实者泻其子”,以吹字泻其子脏(肾)之气;肺之虚证,则以胜己之呵字泻其火脏(心)之气,以衰克金之势。余脏以此类推。结合五行学说,是六字气法的又一发展。 (未完待续)

Unknown said...

吐纳六字气法的形成与发展(四)

元代邹应博据《道藏·玉轴经》有关六字气法的记载,结合其师所授,写成《太上玉轴六字气诀》,论述六字气法颇祥,兼及养生与治疗。此文,明代十分流行,《寿世保元》及《夷门广牍》等均有引录。文中所述六字气法,在基本点上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完全一致,如心呵、脾呼、肝嘘、胆嘻、肾吹,及吐气不发声等。但在操作方法上有不少发展,如述:

“凡天地之气,自子至巳,为六阳时;自午至亥,为六阴时。如阳时则对东方,勿尽闭窗户,然忌风入。乃解带正坐,叩齿三十六以定神;先搅口中浊津,漱炼二三百下,候口中水成清水,即低头向左而咽之,以意送下;候汨汨至腹间,即低头开口,先念呵字,以吐心中毒气,念时耳不得闻呵字声,闻即气粗,乃损心气也;念毕,仰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以补心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吸声,闻即气粗,亦损心气也。但呵时令短,吸时令长,即吐少纳多。吸讫,即低头念呵字……,呵讫,又仰头以鼻徐徐吸清气,以补心气,……如此吸者六次,即心之毒气渐散,又以天地之清气补之,心之元气亦渐复矣。再又依此式念呼字,耳亦不得闻呼声,又吸以补脾耳,亦不可闻吸声,如此呼者六,所以散脾毒而补脾元也。次又念呬字,以泻肺毒,以吸而补肺元,亦须六次。次嘘字以泻肝毒,以吸而补肝元。嘻以泻胆毒,吸以补胆元。吹以泻肾毒,吸以补肾元。如此者并各六次,是谓小周。小周者,六六三十六也。三十六而六气遍,脏腑之毒气渐消,病根渐除,祖气气渐完矣。”

上文是关于养生方面的六字气锻炼法,可补胡??所述之不足。据述,照上法进行锻炼,“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万病不生,延年益寿”云云。所谓“万病不生”,不免夸大。在治疗方面的应用,虽只举眼病一隅
,但论之颇祥,如述:

“次看是何脏腑受病。如眼病,即又念嘘、嘻二字,各十八遍,仍每次以吸补之,总之,为三十六讫是谓中周。中周者,第二次三十六,通为七十二也。次又再依前呵、呼、呬、嘘、嘻、吹六字法,各为六次,并须呼以泻之,吸以补之,愈当精虔,不可怠废。此第三次三十六也,是为大周。即总之为一百单八次,是谓百八诀也。午时属阴时,有病即对南方为之,南方属火,所以却阴毒也。然又不若子后巳前,面东之为阳时也。如早起床上面东,将六字各为六次,是为小周,亦可治眼病也。凡眼中诸症,惟此诀能去之。他病亦然。” (未完待续)



《中国气功学术发展史》中国气功养生学第一分卷

周世荣 王卜雄 著

Unknown said...

吐纳六字气法的形成与发展(五)


二、六字气法的发展

《太上玉轴六字气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方法上有所发展,还在于它结合定神、扣齿、漱津、存想及坐式行功,把六字气法引向静功的发展方向。从此,六字气法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动功的发展方向。这是从陶弘景、孙思邈等倡导的逐字吐气发声法与导引术的结合开始,以后发展到吐气不发声,而仍与导引术结合进行。二是邹应博等倡导的静功发展方向。明清时期,六字气法的这两种途径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分述于下:

1、六字气法向动功方向的发展:结合导引的六字气法,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许多气功文献都有记载,如:胡文焕《类修要诀》,龚居中《红炉点雪》,高濂《尊生八笺》,周履靖《夷门广读》,托名冷谦的《修龄要旨》,傅仁宇《审视瑶函》,罗洪先《万寿仙书》,徐文弼《寿世传真》等等。各家记载,都以歌诀形式(或加注)出现。歌诀有数种,最为流行的一种,是《类修要诀》名为《去病延年六字法》的一种,此套功法,各书辑录时,名称不一,文字也有变动,但基本精神一致。如《红炉点雪》与《审视瑶函》只录其中的“四季却病歌”及“总诀”,而无“分字诀”,而在每句“总诀”下祥为作注,合称《动功六字延寿诀》《夷门广读》所录,名称与内容同《类修要诀》。《修龄要旨》所录无总名,文字较精炼,引录如下:

延年六字总诀

肝将嘘时目瞪睛,肺和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

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嘘肝气诀 肝主龙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

眼中赤色兼多泪,嘘之立去病如神。

呬肺气诀 呬呬数多作生涎,胸膈烦满上焦痰,

若有肺病急须呬,用之目下自安然。

呵心气诀 心源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神更莫过,

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便安和。

吹肾气诀 肾为水病主生门,有疾尪羸气色昏,

眉蹙耳鸣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奔。

呼脾气诀 脾宫属土号太仓,痰病行之胜药方,

泻痢肠鸣并吐水,急调呼字免成殃。

嘻三焦诀 三焦有病急须嘻,古圣留言最上医,

若或通行去雍塞,不因此法又何知



四季却病歌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

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上述是六字诀中基本定型的一种,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相比,基本精神未变,但主治症则较为充实与规整,并有简易的导引动作相配合。六字诀中胆嘻改成三焦嘻,这是继承李奉时的说法而来,已见上述。胆《红炉点雪》在“三焦客热卧嘻宁”注中,仍以胆立说,如述:“嘻则通胆,去胆中一切客热之气,故卧时常嘻,能去一身之客热。能补泻者,胆气自清。”可见胆与三焦关系之密切,故三焦嘻即胆嘻,仍是胡??的原意。

《类修要诀》认为,六字气有“引经”的作用,如述:“非此六气,行不到本经。以此导之,若引经耳,不可不知。”但《修龄要旨》认为,要使六字气有“引经的作用,必需加上上述的导引动作,如述:“用此六字以导气,加以行势,方能引经。”

同类歌诀尚有数种,如《夷门广读》另有“六气歌诀”;《寿世传真》有“六字行功依式样歌”、“六字行功应时候歌”、六字行功各效验歌“,等等,内容与上述歌诀基本相同。冯曦《颐养诠要》有“朝朝乐歌”,记载一种六字气法与导引、按摩及内丹术相结合的综合气功锻炼方法,原文以录于本书《八段锦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一章,可参阅。(蓬蒿人根据原文附录于下)



朝朝乐歌
手摩印堂热,口行六字诀:一呵心气宁,二呼脾气彻。三呬肺气清,四吹肾气实,五嘘肝气和,六嘻胆火熄;左右鸣天鼓,挽弓须用力。叩齿盼双肩,闭兑垂帘寂。宽衣就枕初,两足有伸屈。神会黄庭中,升降看日月。先把天门开,随把地户逼。坎离交媾时,春酒甜如蜜。呼吸在丹田,不由口和鼻。如在太虚中,方是真胎息。不知混沌初,不知天地没。真伪自然分,青天看霹雳。子前午后行,朝朝不可缺。五味看四时,生冷厚味绝。妖祟不敢侵,风寒不能入。长生天地间,仙凡原不隔。 ——《颐养诠要》清·冯曦

2、六字气法向动功方向的发展:自《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倡导吐气不发声的六字气法以来,在功种的归属上,六字气法已是一种较典型的静功方法。《太上玉轴六字气诀》结合定神、扣齿、存想等诱导入静的措施,在方法上又推进了一步。明清时期,静功式的六字气法的文献有多种,如:龚廷贤《寿世保元》,罗洪先《万寿仙书》,尤乘《寿世青编》,汪昂《勿药元诠》,冯曦《颐养诠要》等等。诸书所载,大体上都与邹应博《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一脉相承。其中以《寿世青编》发展较多。
《寿世青编》成书于清·康熙六年(1667)。书中载有“静功六字却病法”。其基本方法出自《玉轴经》,但在静功方法上有不少发展,如述:
“以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行时,宜静室中,暖帐厚褥,盘足趺坐。将前动功略行一次。初学静功。恐血脉不利。故先行动功。后及静功。若七日后。不必行动功。行动功毕。即闭固耳目、口齿,存想吾身。要身如冰壶。心如秋月。良久,待其呼吸和。血脉定。然后口中微放浊气一、二口,然后照前节令行之。(即春嘘、夏呵、四季呼、秋??、冬吹)。假如春月,须低声念嘘字。不可令耳闻。闻即气粗。粗恐气泄耳。放嘘字气尽。即以鼻收清气。入于本经,仍及丹田。一收一放,各二十四,或三十六。余仿此。乃时令运行之常道也。假如秋月。患目疾。应乎肝。当行嘘字如春患虚黄。当行呼字。此乃权变病应之法……。凡修此道。须择子日子时起首,二十七日为期。如耳聋、虚劳、臌膈之症。顿然自愈,行之既久,腹中自闻碌碌有声,内视自有一种景象,百病除而精神充矣。”
上述静功六字诀,虽也兼行动功,但系用作静功前“调和血脉之用,与动功六字诀同时进行导引动作自是不同。从所述方法中可以知道,此种六字诀,在进行之前先有充分的入静的诱导,然后在入静的状态中行六字气法。故“行之既久,内视自有一种景象”,这是一种深度入静状态中的意境。在诱导入静方法上,此书还载有一种颇有特色的“转目法”,如述:“凡病者,每于未行(六字气法)前,平身仰卧,闭目运瞳六十四次。久则不须行转目法。”转目法对诱导入静有良好的效果,有关叙述,请参阅本书《存想的发展——经络导引》一章。。《寿世青编》所述照节令进行六字气法,即前述“四季却病歌”之意。但脏腑病并不一定按时而发,若拘定“四季却病歌”,则非其时而有其病,六字气法将无法施治了。上文“应病不应时”之说,是从实际出发的。书中曾述:“六字出息治病之旨,常道从正,变道从权。”四季却病之说,是所谓“常道从正”;而应病不应时之说,则系“变道从权”之意。(完)
《中国气功学术发展史》中国气功养生学第一分卷

Unknown said...

民间中医奇人周尔晋老人



第三要学会调息。所有气功无一例外都是练肺的。我只练过:“六字诀气功”,对我甚有帮助,为此我写了篇专文《学会呼吸》。六字诀要求三个注意:一是静心,二是微微慢慢,三是鼻吸口呼。口呼时默念呵、呼嘘、呬、嘻、吹六个字,并有平法(自然呼吸)、清法(吸少吐多)、补法(吸少吐少)之分。我觉得此法既安全可靠又有妙用,值得向中老年朋友推荐(拙作《人体X形平衡法》一书中有专文,这里不再重复)

《人体X形平衡法·学会呼吸》

古往今来很多气功师研究与练气功,大多是在呼吸上做文章。其实,呼吸两字看似简单,确是妙用无穷。我不喜将气功吹的神乎其神,高不可攀,但觉得应该懂些呼吸的基本道理,用以祛病强身。

呼吸不过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以保证全身氧气供应,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因此,有强健的肺,肺活量强大,自会身强力壮。因此呼吸关键乃是提高与巩固肺质量的问题。世间所有物质,几乎都是要花钱买的,唯有空间之氧气是无需花钱的,你可以学会呼吸之道,无条件地大量采取,据为己有,以抗病强身,也可以说是世间无价的“灵丹妙药了”,只是有些人认识不到罢了。

懂得呼吸的补法、泻法与平法。所谓补法,也既是所谓的采气法,这就是吸入多吐出少(注意:不是硬憋气,要自然而松散些,自觉吸多吐少),这种采气只适应于清晨起,天气晴好,空气新鲜,不宜于天气阴雨,空气污浊上做,要慢慢地不慌不忙地,尽量扩大肺活量,多吸进一些氧气。晨起,若能做一个小时,自觉浑身舒畅,头脑清醒,精神极佳,就达到了预期效果。心情要放松,态度要自然,特别是要自然而然,才能达到目的。何谓泻法,泻法又称清法,乃是指吸入少、吐出多(也要自然而和谐,不可硬来)古代名医孙思邈曾有呵(吐出脾脏废气)、呼(吐出心脏废气)、??(吐出肺脏废气)、嘘(吐出肝脏废气)嘻(吐出三焦废气)、吹(吐出肾脏废气)之说。用鼻吸气,用口默念这六个字以吐气。这个六字诀,念三十六遍,为小周天;念一百零八遍为大周天。即可用之于补法,亦可适用于清法,也可以做平法。清法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发烧,调整好安静的心态(切忌急躁与发怒生悲),少吸而多呼(要自然而和谐)。在六字诀中可重点念:呼(心)、呬(肺,热生于肺,故肺是重点)、吹(肾)三字,便有降热凝神之作用。其他病,如肝病尽量念嘘字;胃病尽量念呵字,肺病尽量念呬;肾病尽量念吹字,以此类推。二是在天气不好、空气污浊、又暂时离不开的场所,令人胸闷不适,可以尽量用泻法,以适应环境,摆脱困境。

平法,是指呼吸相平,自然呼吸,亦可用之于做“六字诀”。当年我妻病,我在医院伴她六个月,日夜无眠,全靠用平法来做“六字诀”,打发过近两百天的无眠之夜,没有在这个呼吸法救助,我是支持不下来的。平静心情、自然呼吸。乃是失眠患者的良药。有所谓龟息法,实则细细绵绵长长,似有似无,两耳完全听不到呼吸之声。完全入静,十分自然而然,自然而和谐;心无杂念,意不外驰,心有如平静的湖面,无波无纹,既是最佳休息。睡不着又有何碍,不怕失眠,也自然而然地会入眠。故而,如若学会呼吸之法,也是可以治好失眠的,至少说是不怕失眠的。它乃是斗失眠的最有力的武器,斗失眠,在“六字诀”中可重点念呼、吹两字,以促使心肾相交,有利于安眠,用泻法而勿用补法。

(蓬蒿人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其中有本名叫《寿世葆元》的书,我读了又读,长大后,我做的“六字诀气功”,后来收进我的《人体×形平衡法》一书中,就是那时读此书记下来的。"——《火柴棒医生手记——人体药库学三部曲(实践篇)》·周尔晋



《人体X形平衡法·学会呼吸》·周尔晋

Unknown said...

忆马礼堂谈六字诀的层次(完整版)

尚济

《六字诀》是马礼堂养气功三套基本功法中的主要功法。自1981年公开向全国普及推广以来,深受广大气功爱好者欢迎。使许多顽疾、难疾、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体弱的人,受益非浅。是以十年来学功人数,以百万计。
1988年初,马礼堂老师对《六字诀》的导引动作,作了修改。紧接着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养气功会萃》,学术期刊出版社出版的《马礼堂养气功》……等书中的《六字诀》功法,也都采用了修改后的导引动作。1988年秋,北京中山健身会两次开办“养气功学习班”,1989年中国文化书院养气功与养生武术研究所开办第一全国研究班,也都教授了修改引导动作后的《六字诀》功法。有一些人,并名此功法曰《六字诀服气法》。因此,自19889春季以来,在我赴各地讲学中,有许多养气功爱好者,当面或用书信向我提出有关《六字诀》导引动作的问题。综合各地来信所提出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1、旧的导引动作存在什么缺点?修改后的导引动作与原来的引动作相比,其优点何在?
2、修改后的导引动作,绝大多数为双手或单手上举,掌心上翻,对高血压症者,应作何种处理?为什么修改动作时没有提到?
3、“服气法”指的是什么?修改后的《六字诀》行气路线没有变,呼吸方法也没有变,仍是以“呼气”为主,为什么叫《六字诀服气法》?……由于来信询问者甚多,不能一封封回信答复。但这些问题,又确实应该答复。所以,在此借《武术健身》一角之地,将马礼堂老师在1988年9月间对我所谈的有关《六字诀》练功层次的一段话,公之于众,作为对《六字诀》修改导引动作的说明,以供广大养气功爱好者参详。
马礼堂老师说,《六字诀》是中国传统气功功法,从形成到现在,已经历了1400多年了。它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如能长期习练,坚持不懈,既能袪病健身,又可益寿延年。但《六字诀》的练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有病的人和没病而体弱的人,要采取不同的练法;对身体基本健康的,又是另外一种练法;对初学者和练功有素者,则更应采取不同的练法......。总的来说,《六字诀》的练功步骤,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初级到高级,由治病、健身到养生长寿,一步步深入,一层层提高的。既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越级锻炼,也不能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在锻炼中,随着自己健康状况的改善和对气功之道领悟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个人功力的日益增强,练功层次也该相应地提高。


马礼堂老师说,《六字诀》《六字诀》的练功层次,大致可以分作三层:


第一层,是初学阶段。适用于初次学气功的人。由于他们没接触过气功,或练之时间甚短,没有内气或内气很不充实,经络不大通畅,意气不能相随,身体上也可能还有某些疾病......等,故而教给他们的功法,在导引动作、呼吸方法、经络走向等各方面,应力求简便易学,不出偏差。这时,《六字诀》所采取的导引形式,就是我在1987年以前所教的形式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老的六字诀练法”,呼吸法采用顺式腹式呼吸,呼有意,吸无意,呼气时念字吐音,小腹内收,提肛缩肾。只教经络走向,不讲穴位。在开始时甚至可只教练法,连经络走向也暂时不必讲。其目的在于通过松静站立和腹式呼吸以培养内气;通过吐音、导引,配合呼气时的收腹、提肛、缩肾引真气阴升阳降以疏通经络,调整内脏功能,治疗五脏疾病。若就这一层次的呼吸方法而言,有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叫吐纳法。吐气时任其自然,足踵不着意,意气不相随,只用吐浊纳清的方法以调整气机,通任督二脉,这是小周天运行法,也叫吐纳法,行之较为容易,收效也较快,获益虽浅,然可作为初学者入门之阶梯。


第二步,叫踵息法。呼吸时注意吸地阴之气,饮天阳之精。吐气的同时,以意领气从足起,循相应的经络之轨道,渗透濡润,溢于背,盎于面,施于四肢,这就是大周天法,也叫踵息法。《内经》中说“至人之息也以踵”指的就是踵息法,用这种呼吸法练《六字诀》收效宏伟,但动作掌握较难。因为稍有助长之心,违反了“率性之谓道”的原则,就会胸闷头晕;若意弛而松懈,则意气又不能相随,收不到应有效果。所以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练习,呼有意,吸无意,也就是这个原因。无意,即是顺其自然,吸气时不可着意。否则,呼气时流入孙络之气,难以下降,留于头部则头晕,留于胸部则胸闷,如能吸气顺其自然,头空、心静、肌松、顶悬,则气自然下沉。


第二层,是中级阶段。适用于对养气功已有数年锻炼基础,有较多的实践体会,内气比较充实,经络已经畅通,脏腑宿疾完全治愈,欲进一步深求更宏伟的健身效果者。这时,呼气吐音仍用风呼吸,惟其声甚小,仅自己能听到即可。呼吸仍是顺腹式呼吸,呼有意,吸也有意。呼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以意领气沿三阴经之轨道上升;吸气时放松,以意领气沿三阳经之轨道下降。一呼一吸,内气共走四条经。现在以作“嘘字功”为例:呼气时,以意领气,自足大趾外侧之大敦穴起,沿肝经之轨道上升,然后转入肺经,直达拇指内侧之少商穴。吸气时,以意领气,自少商转入大肠经之商阳穴,沿大肠经之轨道下降,转入胃经,直下降至足次趾端外侧之历兑穴。再以作“呵字功”为例:呼气时,以意领气,自足大趾内侧之隐白穴起,沿脾经之轨道上升,转入心经,直达手小指端内侧之少冲穴。吸气时,以意领气,自小指端外侧之少泽穴,沿小肠经之轨道下降,再转入膀胱经,直降至足小趾外侧之至阴穴。作其它几个字时,也是一样,每呼吸读字一次,以意领气走四条经。由于呼、吸时以意领气,阴升阳降,所以对于手的导引动作,也必须作相应的改变。为了使每次吐音后呼吸之气得以平衡,我在每次吐音呼吸后,都增加了一个“收气”动作,用一、两个自然短呼吸作为代偿呼吸,这样就不会有憋气的感觉了。从练功的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呼吸和以意领气都有所改变,恐怕学者一时难以全面掌握而发生偏差,我采取了逐步过度的办法:先改导引动作,然后再变呼吸和行气方法。所以我在1988年以后教功中,和所写的《养气功会萃》以及内部教材,仍旧用的是“呼有意,吸无意”,以意领气仍旧只走两条阴经。就导引动作而言,也还没完全改过,比如“呵字功”和“呬字功”的导引动作,就只改了一半。要一步一步来,逐步地改,这样比较稳妥。


有些人把上述第二层练法叫做《六字诀服气法》,这是不对的,这种呼吸法,不是服气法,“服气法”是一种特定的呼吸法,只有呼有意,吸也有意,距“服气法”还有一定的距离,只能说是向《六字诀服气法》的过渡。将来你教功时,可以顺便说明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去和他们讲。我讲了,他们又要缠着我教他们练“服气法”了。现在还不能教练,勉强教练,是容易出毛病的。练成个大肚子,硬梆梆,气聚在那里散不开,都来找我马礼堂,我岂不是自寻烦恼吗?


第三层,是高级阶段。适用于对养气功长期坚持,锻炼有素,功力较深,呼吸阴阳纯任自然而舒畅调达,能够意气相随,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者。如采取站式或坐式练功,可仍用上层所之导引动作;如采取卧式练功,可加用导引,也可不用导引动作,只将两手放于大腿上或大腿外侧,手心朝下即可。呼气时,只用意念读字,不要发声吐音,心里想什么,就是什么。初练时,仍有收腹、提肛、缩肾等动作,渐渐地就只用意念代替而不用有形的动作了。呼气时,以意领气沿相应的阴经之轨道上升,将两手十指灌满;吸气时,以意领气沿相应的阳经之轨道下降,将双足十趾灌满。要呼而不尽,吸而不满;切切不可努力。吸完后即停息片刻,同时将气灌满周身。停息时间长短,须视个人功夫深浅而定,亦不可勉强憋气。然后,稍稍吸气,随即以鼻缓缓出气,须作到绵绵若存,鹅毛不动。同时从全身各个毛孔向外排气。呼吸尽,作一两个自然短呼吸,待全身彻底自然舒松之后,再作第二次呼气。这一层练法才是《六字诀服气法》。普照老人教给我的《六字诀服气法》是卧练,并有导引动作,但只有三个式子即:“舒肝理肺”、“调脾养心”和“强肾固精”。


这第三层教法,看起来形式并不复杂,但火候不易掌握,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己冒味揣摩乱试,盲人瞎马,最易出偏。出偏时,往往是内气聚小腹,驱散不开,胀得人难受,坐卧不安,纠偏也很麻烦,这也是我没有把它写进气功教材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你们今后也不可轻易教人。
老师说完,顺口吟诗一首:
功法虽好窍不真,费尽功夫枉劳神,
老师留下真妙诀,知者不可妄传人。
关于《六字诀服气法》,恕我不能作更多介绍了。老师常说“大道不借文字言,全凭口授与身传”,即使我再写下千言万语,恐怕仍难道破其中奥意。同时,也希望广大养气功爱好者,谨慎行事,不可在无师指导下以身轻试,须知出偏易纠偏难也。至于普照老人所传的《六字诀服气法》,以后准备撰专文仍在《武术健身》上发表,此处不再赘述。

《武术健身》1992年·1·双月刊
新体育杂志社主办

Unknown said...

I always thought that the arachidonic acid from fat meat has some
nutritional impact on neuron ,no matter what is good or bad.

There is a updated research report dated to october,2008, which made bad news for arachidonic acid (AA).

---------------------------------------------------


Fatty acids clue to Alzheimer's
Brain

Scientists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brain changes that lead to Alzheimer's

Controlling the level of a fatty acid in the brain could help treat Alzheimer's disease, an American study has suggested.

Tests on mice showed that reducing excess levels of the acid lessened animals' memory problems and behavioural changes.

Writing in Nature Neuroscience, the team said fatty acid levels could be controlled through diet or drugs.

A UK Alzheimer's expert called the work "robust and exciting".

There are currently 700,000 people living with dementia in the UK, but that number is forecast to double within a generation.

Over-stimulation

Scientists from Gladstone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ease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oked at fatty acids in the brains of normal mice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ose in mic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o have an Alzheimer's-like condition.

They identified raised levels of a fatty acid called arachidonic acid in the brains of the Alzheimer's mice.


This is cause for cautious optimism, as fatty acid levels can be controlled to some extent by diet and drugs
Rebecca Wood, Alzheimer's Research Trust

Its release is controlled by the PLA2 enzyme.

The scientists again used genetic engineering to lower PLA2 levels in the animals, and found that even a partial reduction halted memory deterioration and other impairments.

Dr Rene Sanchez-Mejia, who worked on the study, said: "The most striking change we discovered in the Alzheimer's mice was an increase in arachidonic acid and related metabolites [products] in the hippocampus, a memory centre that is affected early and severely by Alzheimer's disease."

He suggested too much arachidonic acid might over-stimulate brain cells, and that lowering levels allowed them to function normally.

Dr Lennart Mucke, who led the research, added: "In general, fatty acid levels can be regulated by diet or drugs.

"Our results have important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because they suggest that inhibition of PLA2 activity might help prevent neurological impairments in Alzheimer's disease.

"But a lot more work needs to be done before this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can be tested on humans."

'Cautious optimism'

Rebecca Wood, chief executive of the UK's Alzheimer's Research Trust, said: "This research on mice suggests a connection between fatty acids and the abnormal brain activity that exists in Alzheimer's disease.

"This is cause for cautious optimism, as fatty acid levels can be controlled to some extent by diet and drugs.

"However, it is not yet clear if these findings are applicable to humans, and a lo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before any human trials can be conducted."

Professor Clive Ballard,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the Alzheimer's Society, said the work was "robust and exciting".

He added: "This is a novel and potentially exciting area of research, but it is still at a very early stage.

"Much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see if fatty acids could lead to a treatment for those living with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Alzheimer's disease."
_________________

Nie said...

Very good.

Unknown said...

和喝水有点关系的常识

每天都喝水,我个人觉得每天早晨吃饭前

空腹喝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是最重要的一杯,不但补充水分,而且

“清肠” “排毒” ,对一天的生活都有好处。

不喝碳酸饮料(可口可乐,spirit 等),不喝咖啡;绿茶和白开水是

最佳的选择。与其喝水果汁,不如大口吃水果蔬菜,除了补充水分,

它们含有的大量食物纤维也是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


------------------------------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于康:早上喝盐水是不提倡的,因为可能导致血压高。早晨可以喝凉白开,或者老人喝一杯蜂蜜水也是可以的。按照水、蜜、盐的功效和人体的生理需要,还是“早蜜晚水”为好。理由有两点:

①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体内大部分水分已被排泄或吸收了。这时,清晨空腹饮一杯蜂蜜水,既可补充水分,又可增加营养,对于老年人来说,还能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而早晨喝淡盐水是不利于保健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钠一般不会缺乏,如果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久之,体内的钠含量过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肾炎等疾病。只有在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出汗过多导致钠盐丢失时,才需要适量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②睡前喝一杯凉开水比喝蜂蜜水更利于养生保健。因为,蜂蜜虽说不是单纯的蔗糖,但毕竟还是糖类,因此不宜每晚睡前喝。晚上喝一杯凉开水是有必要的,因为有的人白天饮水不够,晚上喝杯水除了能适当补充一些水分,并且起到爽口、清咽、止咳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为机体一整夜的新陈代谢准备了充足的水分。人体内只有水分充足,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另外,午休后喝一点淡茶水也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可以解除午饭时的油腻,并且能提神,使下午能有精力更好地工作。